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产物。电力的普及对于人类社会影响深远、持续至今。电力工业在世界各地的创生与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案例。本书借鉴“大技术系统”框架,以政商关系为主线,描述了电力技术在德国日本两国的经济外观与政治外观,分析了电力工业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演化轨迹的异同。本书指出,不同文明中政商关系等因素的多样性决
从文艺复兴之初,历史学家们就开始着手研究罗马尼亚人的命运,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扮演的角色、他们的特性及语言。最近一个世纪以来,有关罗马尼亚人的前世今生、他们在欧洲以及世界上的地位等方面的专业且正统的历史论述,更是频频见诸历史教科书和不同渠道的大众媒体。尽管如此,但从一方面来说,这些内容并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因为历史学作为
本书讲述了德意志第三帝国从19世纪晚期的起源到20世纪中期灾难性毁灭的历史。作者以时间为轴线,详细阐述了希特勒的崛起、纳粹党的兴起及其夺权路径,以及希特勒如何一步步将德国引向战争直至毁灭的过程。在历史性讲述的基础上,作者不仅讨论了纳粹主义的神奇魔力、纳粹德国体制的实际运作方式,而且在结论部分提出了与大屠杀相关的诸多难题
本书为“欧洲文明进程”系列图书之一,主要考察自古代以来的欧洲政府,或者说是对欧洲各历史阶段的政治机构方面的研究。作者认为,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的政治结构,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机制而是个人之间的关系。自14世纪开始,西欧开始出现现代国家行政机构,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政府。本书着重对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的政制结构的演变分别进行了
在本书中,路易斯·罗宾斯展示了在十八世纪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奇异兽在巴黎司空见惯。在巴黎街头,人们可以目睹大象演出、北极熊搏斗。有驯养猎奇宠物癖好的人们还可以买到鹦鹉、飞松鼠、卷尾猴。凡尔赛宫的皇家兽院里面有一些狮子和鹤,还有一头大象、一只犀牛、一匹斑马,这些动物在1760年成为宫廷的主要观光点。启蒙运动时期,在巴黎人眼中
本岀讲述了19世纪巴黎的华丽转身。拿破仑三世和奥斯曼男爵联手,通过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将巴黎从一个、拥挤的城市变成了现代化的都市。书中详细描述了这段非凡的历史,从1848年到1870年,巴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敞的林荫大道、美丽的公园和宏伟的建筑拔地而起,彻底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维京文化,在西方古代历史文化中所享有的地位,可谓绝无仅有。从约公元750年到1050年,维京人存在了短短三个世纪,然而就在这三百年期间,这些斯堪的纳维亚人彻底改变了欧洲北部地区,而这种改变所奠定的基础,一直持续至今。维京人的出现,改变了欧洲的文化和政治版图,并改变了贸易、经济、居住资源的配置,其影响甚至辐射到美洲东海岸
本书是一部独特的欧洲历史普及读物。多瑙河与莱茵河是欧洲大地上最负盛名的两条历史和文化的长河。古罗马时期这两条长河连成一线形成了帝国的疆界,分隔了文明和野蛮两个世界,两条大河的西面和南面,是文化成果璀璨的罗马帝国的世界,而河对岸则是没有文字历史的日耳曼世界。本书作者历时数年,驾车涉足了莱茵和多瑙的两岸上下数千里的土地,书
历史学家往往声称自己致力于摧毁神话,但自19世纪以来的民族历史所显示的则恰恰相反。这部作品比较了欧洲的民族历史学家如何处理事实与虚构间的对立关系,并展示了哪些叙事策略有助于成功书写民族历史。
18世纪是法国的世纪,路易十四为他的继任者留下了一个强大且稳定的君主制政体。但在1789年,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博弈不仅彻底摧毁了前者,还使其声誉扫地,法国也随之陷入动荡之中,直到拿破仑重建秩序。本书勾勒了这段承上启下历史时期的波澜画卷,科林·琼斯以扣人心弦的讲述,追溯了在这个跌宕世纪中走向迟暮的波旁王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