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十一卷,卷一至卷七为屈原《离骚经》《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卷八、卷九为宋玉《九辩》《招魂》,卷十为景差之《大招》,卷十一为附录,收宋玉之《高唐赋》。
本书为《(光绪)湘潭县志》,是《王闿运全集》之一种。本书以光绪十五年刻本为底本,共十二卷,包括疆域、建置、事纪、山水、官师、赋役、礼典、人物、五行、艺文、货殖、序弟等。
本书内容包括国策选本、水经注札记、阅后汉书随笔、史赞四部分。
本书为《春秋例表》,分为两种:一为成都尊经书院刊二十八表本,正文共分二十八表;一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衡阳东洲讲舍刊三十八表本,正文共分三十八表。两书均以“义例”为主线,从时、月、日的角度,以表的方式,对《春秋》进行了阐释与改写。是《王闿运全集》之一种。
本书共46篇,内容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曾子问、文王世子、礼运、礼器、郊特牲、内则、玉藻、明堂位、丧服小记弟、大传弟、少仪等。
本书为《管子注》,是《王闿运全集》之一种。本书共24卷,以湖南省社科院图书馆馆藏王闿运手稿本为底本。
本书以清光绪二年刻本为底本,分为疆域、事纪、田赋、建置、职官、人物、山水八卷七门。
本书共二十卷,是对《毛传》及郑玄《诗笺》做的补正性笺释,在《诗经》的文句之下,先列文字校勘的意见,再做笺释。其兼重古文的毛诗与今文的三家诗,对今古文经典的传说持兼容并蓄的态度。
本书内容包括:湖南防守篇、曾军篇、湖北篇、江西篇、曾军后篇、水师篇、浙江篇、江西后篇、临淮篇、援江西篇、援广西篇、援贵州篇、川陕篇等。
高语罕(1888—1948),原名高超,号世素,安徽省寿县正阳关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参加秘密反清活动,辛亥革命后任安徽青年军秘书长。1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出版《白话书信》五编,宣传社会主义思想。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了南昌起义。1929年11月因参与陈独秀的“托陈取消派”被开除共产党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