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出发点是走出现代性困境,其社会概念力图回应现代性状况下个体与共同体分裂这一重大现实课题。本书在现代性问题语境下探讨了马克思的社会概念,审视了其思想内涵与实践价值。作者还自觉地与当代政治哲学思潮进行批判性对话,力图在规范性视域中拓展马克思社会概念的思想空间。
《资本论入门》是在考茨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书基础上,由日本学者石川准十郎补充完善而得,共五编十章。考茨基的《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很早已被引进中国,最早由戴季陶、胡汉明翻译,并以《资本论解说》书名为中国读者所熟知,本书对大众了解资本论提供了有益的帮助。考茨基作为马克思的最初追随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方面,作了许多贡献
本书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辩证分析等方法,采取专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集中研究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探讨其主要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影响,注重挖掘其理论与实践价值为我所用。本书不局限于国内过往材料,力图挖掘新材料并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在梳理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主要
在马克思提出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原理基础上,建立起经济二重性原理体系,形成经济二重性方法论;对劳动价值论分别从边际视角、生态视角、我国新时代视角等维度,进行拓展式深化;对马克思商品利润率两大演化规律,从生产价格运行新角度进行了再整理,概括出对资本家集团内部的四大发展规律分析,即剩余价值分配的分割化、垄断化、均利化和趋
本书在重点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能力发展问题的重要文本的基础上,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发展思想进行专门研究。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本章重点追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中关于人的能力发展的主要思想,它们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发展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全四卷)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阐释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为概念、范畴、内容、方法四卷,着重对马克思恩格斯直接或者间接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范畴、内容和方法等相关论述思想加以研究阐释,初步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系统、范
本书分“列斐伏尔专题”“马克思主义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专栏,收入了《“自然政治化”的空间生产逻辑批判——以列斐伏尔为中心的再审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对“数字劳动”概念的批判性解读》《本雅明哲学中的“纯语言”概念》《巴迪欧哲学的“逻辑学转向”及其深层旨趣》等文章。
本书共有六个章节,分别是绪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廉政要坚持人民至上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制度反腐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纯洁党组织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反对特权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廉政观的地位及当代启示。本书从探究马克思主义关于廉政要坚持人民至上的观点出发,分别围绕制度反腐、纯洁党组织、反对特权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进行了
总结“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探索“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提出推动“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对策方案,形成立体全时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机制和传播机制,构建“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体系,形成集“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主体
本书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论文集,主要设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研究、世界资本主义研究等相关板块,涵盖了中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的最新13篇前沿研究论文。本书整体来看,文章内容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较高,学术规范性良好,具有学术前沿性和创新性;政治站位正确,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