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1993-2020年时间序列长达28年的卫星高度计海面高度融合数据,从全球海洋中探测识别中尺度涡,统计分析中尺度涡属性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制作全球海洋中尺度涡遥感调查研究专题图。书中针对海洋中尺度涡调查结果,主要给出了中尺度涡月调查结果空间分布、中尺度涡轨迹、中尺度涡属性特征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和专题图。
本书结合当下海洋化学热点和青少年知识盲点等问题,根据海水奇妙元素、海水酸碱盐氧度、海水淡化技术、海洋化学资源、海水污染处置、海洋可持续发展和海水轶事逸闻等知识点内容,每个章节知识点又划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将海洋科普知识娓娓道来。
本书通过梳理近代以来我国应对海洋灾害体制机制变迁轨迹,总结应对海洋灾害体制机制演变的原因,揭示演变的规律,为当下及今后我国应对海洋灾害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此,本书以应对海洋灾害的体制、政策及其运行机制为要素,将近代以来我国应对海洋灾害体制机制分为近代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期、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应对体制机制初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应
本书从一个社会科学家看待物理科学的角度,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什么是厄尔尼诺、如何预测它,以及它对人类的广泛影响,重点是厄尔尼诺对气候环境、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全书通俗易懂,又富有科学内涵。本书是面向社会公众的高级科普著作。适合所有对厄尔尼诺事件的社会与经济问题感兴趣的人士阅读,特别是政府及有关经济领域的决策人员、关心环
近几十年来受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韩江三角洲地区的潜在威胁明显加剧,为减少灾害发生,促进韩江三角洲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了解三角洲地区的沉积演化过程和发展趋势。针对潮汕海岸带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加剧等突出问题,在潮汕沿海开展了为期3年的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工作,通过对韩江三角洲的实地调查
本书对近年利用自主海洋卫星数据在南北极海冰遥感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详细介绍了基于不同传感器的海冰密集度、海冰类型、海冰厚度等多个海冰要素的反演算法。我国自主海洋卫星已经实现了从单一型号到多种型谱、从试验应用向业务服务的转变,向系列化、业务化的方向快速迈进。海洋系列卫星作为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的三大系列卫
本书对海洋光学进行了介绍和概述,重点是基本概念、涉及的光学量、它们的测量以及相互关联的理论关系。具体主题包括海洋光学的有关概念、海洋的光学成分、海洋对光的吸收和散射原理、海水中水分子和溶解无机物的光吸收、海水中溶解有机物的光吸收、海水中悬浮颗粒物对光的吸收、海洋浮游植物对光的吸收、海洋辐射传输理论、海洋辐射传输的蒙特卡
本书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贯穿始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关于物理海洋学的思想和方法,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与综合能力,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掌握物理海洋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本书特别强调动力学基础知识。本教材参考了国外一些专题研究书目,例如Olbers的《Oceandynamic》,K
本书系统研究了中国近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水中二甲基硫(DMS)、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和二甲基亚砜(DMSO)的浓度分布、时空变化、海-气通量以及与海区内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就近海污染大气中DMS的氧化产物甲磺酸对气溶胶中非海盐硫酸盐的贡献比例进行了估算,为定量评估中国近海DMS释放对全球海洋释放总
《海啸危险性分析理论与实践》为一本系统阐述海啸危险性理论与实践的专业书,《海啸危险性分析理论与实践》从海啸基本概念出发,回顾历史海啸特征,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历史地震活动性海啸沉积物调查等多个方面分析我国近海海域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绕海啸危险性及风险分析的全链条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潜海啸源划分、海啸生成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