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瀹骈文》是清代医家吴师机(字尚先,约公元1806--1886年)所著,原名叫《外治医说》,刊于1870年。作者因取"医者理也",药者沦也"之意,又因正文是用"骈体文"写成的,故刊成后,改名为《理瀹骈文》。全书不分卷。清·吴尚先撰。刊于1870年。本书正文系以骈文体写成,并联系《子华子》一书所说"医者理
本书总结介绍宁波市名中医张奕主任从医40余年的临床经验,通过五大类共80余种临床常见疾病,系统总结提炼张奕主任做过的临床观察研究结果,阐述其在临床实践中对中医针灸的独特理论观点,并以案例的形式完整体现其对临床常见疾病的诊疗思维与特点。本书融汇古今,贯通中西,可供广大针灸从业医生提升临床诊疗技能阅读,也可供广大中医院校相
《一碗汤粥养全家》从不同人群、常见病等方面出发,全面讲述粥滋补养生的方式方法,每道粥都有滋补食材和适宜症状说明,每种病症都有详细的说明,能让你真正做到对症喝粥,达到调养身体、防病祛病的目的。做一道强身健体的滋补粥,为家人的健康储备能量;做一道药食两用的食疗粥,为家人消除病痛提供强力支持;做一道安神健脑的益智粥,为家人的
家庭对症药膳 食疗新风尚健康新生活对应8大体质顺应四季变化
吕重安先生为云南四大名医之一,但其临床资料缺乏整理;罗铨教授是吕先生门人,全国第二批老中医。师徒二人均有较高知名度。因资料较少,故合集出版。罗铨,90岁。主任医师,全国第二、三批及云南省首批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罗氏调气理血学术流派创始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罗铨名医工作室主要人员,国家中医药管
本书共分为医理阐真、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和三阴病治验医案举要五章,其中第2~4章主要根据每一病证的精要进行了从病理到诊治的要义阐释,最后一章三阴病治验医案举要则主要从尿失禁案、慢性胃肠炎案、病毒性心肌炎案、发热案、肝脓肿案、癫痫案三则、颈椎病案等方面呈现了具体的诊治病例,旨在将三阴病中涉及的相关病案作一详细解读。书中
本书在1版基础上,深入阐述中医辨误、救误的学术思想以及其学术特点;进一步论述中医误诊误治常见原因,中医误诊误治防范措施;系统总结临床内外妇儿肿瘤等各科疾病中的常见失误原因及纠正方法等。另外,本书新增对古典医著《伤寒论》防误思维和救误方法的探讨与研究,这对于临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次修订,以纠正诊治失误取得成功的经验为主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中医导引法的研究与实践,在中医导引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丰富和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本书作者在文献挖掘、教学实践和临床应用的基础上,编写了《中医导引与疾病防治诸病源候论中医导引法研究》一书。全书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了《诸病源候论》中运用中医导引法针对不同证候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全书分为引言、概说源流篇、导引
本书主要分为总论、结果分析和讨论建议3个部分。1.总论:包括背景、调查方法概要、调查对象基本信息。通过科学权威的膳食调查方法(食物频率回顾调查法),收集了广东省21个地市成人(18岁及以上)居民党参、陈皮、黄芪、芡实、艾草、牛大力、化橘红等49种物质的消费频率、消费量等信息。2.结果分析:将49种岭南食药物质和特色食材
本书将国医大师专业的养生理论知识与岐黄学者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相结合,对常见食物按粮油、肉、蛋、菜、果、水产、蜜糖、茶、酒、调味品等分类,逐个从性味、功能、禁忌以及食物营养知识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附临床实践常用的食疗单方、验方。遵照中医学整体统一的观点,在介绍食物的性能与地区、季节、年龄和疾病的相互关系中,突出辨证食疗对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