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胃气就抓住了扶阳中土的根本,亦抓住了疾病的根本。扶阳中土论可以归结为两个字——胃气治疗方法也可以总结为两个字——温中行医之道,终究要落实在治疗上。要想疗效好,不是靠秘方,也不是单靠药味加减,还要明理法,才能做到“随手拈两三味药,都是神方”。如此,医者才能达到一定高度,成为“上工”。
《经络腧穴学》系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中等专业统编教材之一,由北京联合大学刘东明老师担任主编并组织编写而成。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总论主要介绍了经络腧穴的相关理论,包括经络理论的形成、经络系统的组成、腧穴的概念与分类、腧穴的作用和主治规律,特定穴的概念以及腧穴定位法等;下篇各论重点介绍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以
中医名著临证解读丛书系医学博士、慈方中医馆创始人贾海忠主任医师根据平时授课录音整理而成。丛书共5本,包括《脾胃论》临证解读、《医林改错》临证解读、《医贯》临证解读、《伤寒论》临证解读、《金匮要略》临证解读。本书为《医林改错》临证解读分册。《医林改错》记载了王清任42年的医学心得和临证经验,同时也反映了王清任广涉医典、善
本论著从“和”的涵义与“和”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出发,通过对先秦两汉“和”思想的梳理,明确了《内经》“和”思想的来源,进而对《内经》中的“和”思想及“和”法、《内经》后“和”法在医疗实践中的丰富与发展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最后比较客观地对秦汉文化与《内经》“和”思想对后世中医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图说<黄帝内经>》尝试用轻松的漫画方式传达经典中蕴含的大智慧。力求传神达意,深入浅出,为严谨的经典增添趣味,让抽象的哲理形象表达。漫画独特的视角和魅力,或能帮助普通大众接近经典、理解经典、受益于经典。《图说<黄帝内经>》从《黄帝内经》中节选五篇内容,并依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内经选读》进行诠释、
中医运气与健康预测刘力红的师傅李阳波先生是一位中医奇人。奇就奇在从《黄帝内经》开始,自学成医,得心应手,“言人疾病生死多有奇验”。李阳波所著《开启中医之门》一书,吸引了千万读者。美中不足的是,李阳波的书稿主要是一次中医的讲课记录,对一般读者而言,有可能因为其学术博大精深而难于读懂。庄一民博士写作本书,目的在于以一般读者
杨老在全国针灸师资班上重点讲授《灵枢》,由当届全国针灸师资班学员根由据杨老的全书手稿和上课讲解的内容编写完成。经杨老认可,由同门师姐师兄重新整理,便于让更多的针灸中医同仁和热爱针灸中医的人能学习到杨老阅读经典的方法和研究心得,开启针灸中医的智慧之门。
本书对六经辨证中为疑难复杂之“厥阴病”进行越辨越明地阐释,力求直抒仲景原意,融会后世新知,构建完整严谨的厥阴病辨证体系,紧密贴合临床。
万物皆有阴阳属性,四季分阴阳、时辰分阴阳、食物分阴阳、体质分阴阳、动静有阴阳之别、疾患也分阴阳。《阴阳调和,脏腑安、病不找》在阴阳调和的理论基础之上,重点、全面解析了不同体质人群的阴阳调养方法,五脏六腑阴阳失调该如何调养,如何根据自身状况选对阴阳属性的食物,如何采用不同的运动方式调理阴阳平衡等。让我们离健康越来越近,养
本书是李敏州、李栋父子参加“冯世纶教授举办的经方传承班”后,在临床中运用胡希恕、冯世纶六经八纲伤寒体系辨证治疗疾病的心得体会。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参考冯世纶、张长恩主编《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六经类方证》解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所涉及的六经及三毒的条文注解和方剂组成,后有详细病案分析与鉴别诊断,每例病案都联系不同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