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經樓紬書錄》三卷,葉啓勳撰。《華鄂堂讀書小識》四卷,葉啓發撰。二葉書録承其世父葉德輝《郋園讀書志》之旨,録所藏書版本、行款、紙張、印記、校跋者姓名、收藏者姓名,天頭地腳,卷端紙尾,書衣書根,朱筆墨筆,句讀符號;並博考版本,揭櫫一書版本之源流、刻印之先後、印本之優劣,並縷析各家著錄之是非得失;兼述身世經歷,於世道之日
《佳人爱我乎》是青年作家、评论家王辉城的一部文化随笔集,作者自《聊斋志异》《夷坚志》等古典笔记小说中撷取素材,别出心裁地解读与阐释志怪文化。上辑“街头终日听谈鬼”写魑魅魍魉。在志怪文化里挖掘最为动人的爱情、友情等故事。下辑“此情不关风与月”写风花雪月,于传说故事、传奇小说中,挖掘与书写日常生活里感人至深的情感与爱情。见
楹联,亦称对联、对子等,是我国特有之民族、民俗文学形式。中国文字,单音独立,平仄抑扬,四声俱备。联语声调之高下抑扬、对仗之妃青配白,符合我国语言文字之特性,蔚为东方美学之典型。本书精选历代名联三百余副,根据内容分为名胜、文学、题赠、喜庆、哀挽、行业、谐巧等部分,每副均配有学界一流专家学者所撰写的赏析文章。对于疑难词语及
勃朗宁夫人、狄金森、乔治·桑是十九世纪三位传奇女作家。她们以绝世天赋与旷世激情冲破世俗枷锁,勇敢地爱,独立地写作,自由地生活,不仅搅动了当时文坛,至今也仍是对抗偏见与平庸的zui强音。作者以小说家的笔力与步履,通过对三位女作家身世与故居的探幽寻溯,融合自身的文学体验及成长,更具du家性地揭开了她们跌宕命途鲜为人知的一面
本书收录作者不同时期的散文多篇。有《比小说精彩的是生活》《让理想信念落地生根》《让艺术的光芒照亮历史》《遍地英雄下夕烟》等。该散文集记录作者亲身经历中的所思所感,活灵活现展现在读者面前,感情真挚动人,文笔流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散文作品。
《快乐写作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及书中所用的习作示例均来自于教学一线,是作文课堂的鲜活再现。习作指导针对性极强,所有问题都是写作中最常见,也是最难解决的顽疾,在本书中,一个问题配套一个解决方法,讲练结合,既有实战演练指导,又有理论层面提升。
本书收录《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采写的文化名人稿件14篇,通过描摹那些逐渐逝去的文化名人,从细微处窥探先生品格,思索过往时代。全书分为四辑,辑一写追求浪漫人生的先生,如叶嘉莹、木心等;辑二说那些骄傲可爱的先生,如杨振宁、林家翘等;辑三着眼于时间,有来新夏的永不停笔,有周有光的一生思索;辑四“斯人如光,人间有亮”则是感念
本书《艺林闲思录》(修订本)是上海油画雕塑院画家周加华的个人文集,在2014年版本的基础上新出的修订版。作者围绕在多年艺术创作生涯中关于艺术的所思所感,把各种体悟写成文字,如生活对于艺术的启发、艺术境界的探讨、美术现象的分析、对艺术家及作品的品评、艺术形态的新展望,等等,文章无不由小见大,娓娓道来,由一些小事上升到艺术
散文集,游记,忆文,评述;有山水,风俗、人情;有人物、人生、故乡。从国内到国外,从自然环境到人文思想,从文化习惯到人生态度,表达“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地一风雨,一人一文化,文化是精神也是物质,归根结底还是精神。”的主题思想。 提出“尊重文化,厚人薄物”。文化要推陈出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变革,文化改革不
《养生随笔》,又名《老老恒言》,是清代养生家曹庭栋撰著的一部专论老年养生的著作,全书分五卷,前二卷叙起居动定之宜,此二卷列居处备用之物,末附粥谱一卷,借为调养治疾之需。主张养生要适应日常生活习惯,不可勉强求异;养生实践要寓于日常生活起居琐事之中;重视调摄脾胃,推崇食粥,列粥谱达一百方(自创14方),强调老年养生要重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