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有十二卷。林义光撰。林义光认为《说文解字》只就篆字说解,不足以探文字制作之源,因采辑钟鼎遗文,审察六书,以定本形、本义。虽有臆说,亦多创见。本书对〈文源〉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对〈文源〉进行评注。
本书以云南地方文献中的语言文献为语言材料,运用文献研究法、“古代汉语一方言一普通话”方言比较研究法、传统音韵学分析法和关于中古音的研究成果,从古籍系统研究出发,分析云南语言文献特点、云南语言文献与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对云南汉语的影响,揭示云南汉语变异原因,揭示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发展影响的一般规律,描绘
本书是在充分吸收汉日语言对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二语习得理论为指导编写的针对日本人士的汉语教材,内容的编排、讲授的重点和练习的设置等方面充分照顾到日本学习者的特点,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别化教材。系列分初级、准中级、中级,各分上下,共6册。中级上下册各9课共18课,适合已经入中级汉语学习阶段的学习者使用,在准中级基础上新增词
丛书收录的是20世纪前半叶韩国出版的汉语教材,反映了那个时期韩国汉语教学情况。教材都是刻版印刷,质量略有参差,但总体上不错。《速修汉语自通》是朝鮮日據時期的朝鮮人學習漢語的教材,首版發行于明治四十四年,即1911年。本书对原书进行重新录入整理,并加以校释。书后附上影印全本。内容分用法部、会话部、问答部三编,共77課,每
丛书收录的是20世纪前半叶韩国出版的汉语教材,反映了那个时期韩国汉语教学情况。教材都是刻版印刷,质量略有参差,但总体上不错。《改正增补汉语独学》是朝鮮日據時期的朝鮮人學習漢語的教材,首版發行于明治四十四年,即1911年。本书对原书进行重新录入整理,并加以校释。书后附上影印全本。内容共六十課,每一課都有漢語、朝鮮語注音和
本卷图书共收小学国文国语教学论著一种:于漪著《语文教学谈艺录》,约19.4万字。含经典原文、注释及内容导读。本书反映了老一辈语文特级教师在上世纪末对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和思考。
本书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背景,在代词并入理论和代词可及性理论等框架的指导下,以代词并入为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以代词并入的方式形成的双音词的演变过程。这类双音词从共时平面上看似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从历时角度来看,它们的演变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其内部都包含了一个代语素。由于这类双音词数量较多,且有相似的演变轨迹,因此
《在语词的密林里》收录的201条随感就是很好的例子。前100条完成于1991年。陈老此前在《读书》杂志开设专栏,每期写几则札记体的闲文,谈论古往今来、时下流行的语词现象,以及汉语词汇演变研究中的点滴体会,竞成了许多读者阅览该杂志时的首选。若干年后,作者“重返语词的密林”,话锋不减当年,所谈多是发自生活的流行语汇,至20
陆宗达先生(1905-1988)是我国著名《说文》学家、训诂学家,师从黄侃,是章黄之学的代表人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李楯以入室弟子身份从陆宗达学《说文》,历时十多年。本书就是他记录整理的陆宗达讲授《说文解字·叙》一篇的讲稿,陆生前并曾对此稿作了审改。在本讲稿中,陆先生逐段逐句地对《说文解字·叙》一篇作了解说和阐释,内容
本书以《弟子规》的原文为纲目,站在学校教育的角度,联系学生发展与教育教学实际,一字不漏地对《弟子规》1080字的原文进行全面的解读,没有糟粕,都是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