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第2版)》内容涵盖了原理论力学的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工程力学基础、平面力系的简化·平衡方程,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杆件的内力分析,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强度计算,扭转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的强度和刚度计算、二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强度理论、杆件在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压杆的稳定计算,平
蒋祖华编著的《人因工程》系统地介绍了人因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典型应用,把应用范围从传统制造业扩展到产品工业设计、核电站、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本书共12章。第1章为绪论,第2—7章分别介绍人体形态特征和测量、人的机能特征、人的自然倾向与可靠性、人体力学、人的体力作业负荷、人的信息处理系统和脑力工作负荷,
本册技术规范共分12篇。第1篇~第4篇介绍型号中系统可靠性建模与预计、系统可靠性分配、电子产品和非电子产品可靠性预计的程序和方法;第5篇介绍机械产品耐久性设计与分析的程序和方法;第6篇介绍工艺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PFMECA)的程序和方法;第7篇~第8篇分别介绍型号故障树分析(FTA)和事件树分析(ETA)的程
《工程力学》根据高职高专工程力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主要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力学模型的建立,外力分析与计算,内力分析与计算,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分析。全书共分12章,在每章后都附有小结、思考题及大量的习题,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学习,旨在巩固和训练学生应用工程力学知识的能力。《工程力学》可以作为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工程力学课
《工程力学》为高等学校工科专业中等学时的工程力学教材。教材精选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主要部分,采用了理论力学部分和材料力学部分混合编排的形式。除绪论外,全书分为静结构分析(第1~8章)和动结构分析(第9~12章)两部分。其中,静结构分析包含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第l章)、力系的平衡(第2章)、结构的基本变形(第3、4、5章
《工程光学》系统地介绍了工程光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及光学CAD等几个部分。其中几何光学部分包括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理想光学系统、平面光学系统、实际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光线的光路计算与像差理论、典型光学系统等几个部分。物理光学部分包括光的电磁性质、光的干涉和衍射及光的偏振
《工程数学》包括了线性代数与概率论两篇.线性代数部分的主要内容有:n阶行列式,矩阵,向量与向量组,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与n阶矩阵的对角化,二次型等.概率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有: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等. 《工程数学》可作为函授、远程等成人业余高等教育
《工程力学(上册)》充分考虑了当前工科院校各专业的《工程力学》课程开设学时情况,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创新,在保留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基本概念与论述简明扼要,易于读者理解与掌握。其目的是为培养适合21世纪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本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可供70学时以内的专业选用,70学时以上的各专业可选
本册技术规范共分13篇。第1篇~第3篇介绍型号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安全性和保障性(简称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缩写为RMS)管理的目的、原则、方法、组织机构和主要内容,以及对转承制单位产品RMS技术、工作项目要求及其确定程度和RMS评审要求;第4篇介绍型号RMS要求验证的一般程序、方法和要求;第5篇介绍型号综合保障仿真技术应
本册技术规范共14篇。第1篇~4篇分别介绍型号维修性分配、维修性预计、维修性设计准则制定和平均修复时间(MTrR)验证试验与评价的要求、程序和方法;第5篇~第8篇分别介绍型号测试性设计与分析、测试性设计准则制定、机内测试设计和测试性要求验证试验的要求、程序和方法;第9篇一第10篇介绍型号安全性分析与危险控制、安全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