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党委书记、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周星自2010-2020年间的影评集。影片涵盖国内主旋律大片、商业巨制和文艺小片,如《建党伟业》《战狼2》《孔子》《山楂树之恋》《百鸟朝凤》等,作者敏捷地捕捉了时代艺术的感染力,从各部影片的时代背景分析,把握时代审美蜕变,体味人文价值,感受
本书是一部媒介艺术史研究专著,对中国电视艺术60年(1958—2018)发展与演进的历史做了系统性的翔实深入的研究,兼顾电视事业、社会变迁、文化思潮、权力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在媒介技术、视觉文化和艺术样态的动态进程中的交互作用。作者采用艺术学、史论研究、社会心理学、政治经济学、媒介传播学等相结合的研究体系,从认识论、本体
《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22~2023)》是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推出的针对纪录片领域的年度发展报告。全书分为总报告、行业报告、国际传播、国别研究、前沿观察、个案报告、大事记七个部分。“总报告”注重行业形势评估、问题分析、发展预测,延续了每年的业态调查,从发展语境、制播格局、创作图景、传播态势等方面对中国纪录片行业发展进
《中国影视产业发展报告(2023)》基于中国影视产业的全产业要素,聚焦生产、流通、消费、传播、受众、技术等如何激励产业效用最大化增长。结合年度影视产业的生产传播实践,通过多学科理论视野与产业实践进行呼应,镜鉴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过程。本书立足大数据解析和专家研判,分析影视产业增长的动力源泉,提取影视产业出现变化的内外成因
本书选编了从1910年至今关于论(散)文电影这种独特的电影书写和电影文体的最有影响的多篇经典理论文献,文章作者都是国际知名的哲学家、电影导演、批评家、策展人和代表性学者,如雅克·朗西埃、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劳拉·穆尔维、哈罗·法伦基、雷蒙·贝卢尔等,这些文献是理解和研究论(散)文电影迄今最全面、重要的基础理论文献。伴
本书为配合传统经典大戏《龙凤呈祥》线上剧目的演出,搭配图书《龙凤呈祥》的出版,特将该剧的台前幕后照片、人物形象、演出器物等内容展示集结成此书。书中图片清晰,内容与《龙凤呈祥》形成线上演播同频联动,让戏曲插上现代传播方式的翅膀,带给读者更深一步的认识,让了解与不了解京剧的读者都会对此书产生阅读兴趣,同时让更多的年轻读者找
本书共五章,第一章是影视服饰文化传承,第二章是旗袍文化,第三章是影视作品中的旗袍元素,第四章是影视中的旗袍人物形象,第五章是1930年代旗袍样式与图案。本书从影视作品中的服饰文化这个角度,对旗袍文化进行溯源,分析影视作品中的旗袍元素、人物形象,还对经典的1930年代旗袍进行了深入研究,力图通过研究影视作品中的服饰文化,
本书力图以艺术哲学为基础,从影视美学与新媒体传播的双重视域,结合理论研究和微电影发展实际,对微电影这一新的电影艺术形态作出一种综合性研究,初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微电影理论分析框架,以增进人们对微电影的理论认识,为微电影的研究、创作、生产、传播、鉴赏以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一种理论参考。
本书结合美国动画与漫画历史的梳理与重构,基于比较研究方法,从文本分析角度,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漫画改编动画中所包含的形式、观点、价值、立场与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并在比较漫画原作与动画改编、动画改编与前后时代的同类文本之间被借用与忽略、增强与削弱、添加与删减的成分,归纳出该时期美国漫画改编动画的文本特征及其历史成因与影响
本书中,伍德对电影的本质做了一系列深刻的分析与探讨,对于电影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电影的实验性及电影产业的发展等话题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