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0年前,伽利略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科学实验,此后,实验成为科学研究的基石。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说过,“实验是检验科学真理的唯一途径。”如今,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也意识到了实验的价值,他们开始借鉴自然科学领域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类的行为。 但是,到目前为止,实验方法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实验室。现在,新一
《工程经济学(第二版)》内容分为4部分11章。第一部分是第l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工程经济学的形成、发展与学科特点;第二部分包括第2章到第5章,系统地阐述了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知识,如基本要素、现金流的时间价值与等值换算理论、评价指标等;第三部分是第6章,集中讲述了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第四部分包含第7章到第11章,
《产业组织评论2014年第4辑:总第20辑》集中研究了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对产业结构的双重影响与效应分析;衡量银行业竞争度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分析;银行卡产业纵向关系的合作与竞争研究;服务业产品创新的决定因素分析;煤炭行业征收重税能够改善煤矿安全水平吗?;高效率的工业企业一定具有核心竞争力吗?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制
《产业组织评论2014年第3辑:总第19辑》集中研究了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增长率和绩效;买方势力、产品创新与社会福利;安全规制下煤炭行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特征分析;纵向并购的市场封锁效应与反垄断政策研究;“地方权益集团”假说;企业研发合作的效率贡献及福利边界;电价约束下碳排放交易对中国电力行业的影响;全球汽车
本书在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背景下,以职业异质性为视角,实证分析了职业对城乡劳动力家务时间配置的影响,分解了职业特征在劳动力家务时间配置决策中的效应结构并作了城乡比较,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力家务时间配置的动态调整,强调了城乡差别在劳动力时间配置中的重要影响。本书的研究为深入解读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城乡差别的实质性内涵,
本书作者认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任何历史阶段都是围绕着“资本”与“权份”这两条主线展开的,因此在较为充分地阐述这两个基本概念及其原则与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探究人的概念内涵与存在意义开始,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大略考察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形成,以及从原始社会历经奴隶制经济社会,封建制经济社会,到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演
当前的经济形势究竟如何判断,有各种“权威人士”表达他们的看法。《比较》关注的是体制性的转型问题。当中国步入中等收入行列后,不少有识者就提出要警惕“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表面上是经济问题,但更深层次上是制度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那些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都有一个好的市场经济,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
未来15年,发展中国家将有25亿人进入中产阶级,新增的人口、中产阶级的扩张不可避免地消耗着越来越稀缺的水、石油、天然气、钢材等资源,传统智慧已经断言:地球上的资源即将枯竭。然而,全球顶尖咨询公司麦肯锡却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资源枯竭,是一百年来最大的商机!前两次工业革命是劳动力革命、资本革命。这一次,问题出在资源。本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