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和概念进行了理论辨析,对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内各区域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对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实证研究,通过对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的内涵分析,提出了改进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和战略思路。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过去的20年中,通过发布简报将其学术研究和交流成果提供给包括非经济学专业的政府部门、企业界、学术机构和媒体等社会各界读者受众,对交流学术信息、倡导学以致用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以及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发挥了积极影响。《深化改革与推动发展--求解经济转型的热点难题》内容涵盖土地制度改革,人口与经济发
“CCER/CMRC《中国经济观察》”季度研讨会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5年年初启动的一个长期工作项目,利用CCER研究资源,侧重围绕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国内外市场大宗商品供求和价格、与投资环境相关的制度和政策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和评论。第四辑《纵论开放经济与全球化》汇总了自2005年以来学者以及业界人士对人民币汇
作为首届世界城市日系列论坛之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全球城市论坛也于同一时期在美丽的黄浦江畔举行。本次论坛以“上海2050:崛起中的全球城市”为主题,吸引了来自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内外城市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参与,与会嘉宾从城市创新、全球化、城市治理等不同角度出发,对全球城市发展
杨成林*的《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及影响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用于解释去工业化发生机制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是围绕着资本逐利的本质来展开的,它不仅将去工业化的不同成因纳入进来,而且还进一步地探讨了去工业化的*深层次的根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的生产过剩以及由此引起利润率下降。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黄泰岩编的《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12辑中国经济学发展报告2015)》是对2014年中国经济学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随着写作团了人的不断扩大,本书也越来越专业化、固定化,以期对专题进行长期的跟踪梳理,*好地把握其演化的脉络。
本次出版的《年鉴(2015卷)》收录了2012年和2013年两年内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重大事件,介绍了两年内活跃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机构,并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反垄断与规制机构的信息。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在《年鉴(2013卷)》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建议,对栏目略作调整。《年鉴(2015卷)》共十个部分,其中有两部分内容
《喀斯特地区发展评论(第五辑)》文集为贵州大学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编的《喀斯特地区发展评论》第五辑。该辑文稿集中关注了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内容包括“产业发展、企业管理、中小企业成长、教学改革”四大领域。其中“中小企业成长”和“教学改革”均是来自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文集中研究报告和文字均独立成稿
一、研究信息服务业的内涵、特征与作用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信息服务业定义与分类的不同观点;研究信息产业与信息服务业的关系;研究信息服务业的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研究信息服务业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研究世界城市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重点研究美国信息服务业的
《资源环境经济城镇化:汪一鸣地理研究文集》是其80岁贺岁之作,也是老先生一生工作的总结,内容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城镇化四个方面。汪老先生先后主持国家科研项目,不发达地区综合开发与城镇群体发育相互作用机制,中国国土规划方法论,中国比利时现代化乡镇建设及其规划方法论比较研究,宁夏扬黄新灌区可持续发展,闽宁对口帮扶,长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