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遴选176件/套精美玉器,以多角度精美图片为主,辅以重要玉器线图和简明的鉴赏图说,系统梳理了山西博物院玉器收藏特色与实绩,集中表现了山西省玉器发展的简要历史。
龙泉窑黑胎青瓷不仅是龙泉窑产品中的精品,而且与宋代官窑和哥窑等问题纠缠在一起,是龙泉窑乃至两宋时期古陶瓷研究中的重要课题。2010年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龙泉青瓷博物馆等单位以龙泉黑胎青瓷研究为核心,对龙泉地区的古窑址进行系统的调查以及重点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本书作为展览图录,是对该展览的记录和延伸,以精美的图片和翔实的文字对展览内容和形式做了进一步深化。本图录以展线为脉络,以展品为主要内容,汇集了展览照片、研究性学术论文和文物线描图等。
本书由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编制,是全面介绍忻州市各个时代、各种题材的壁画资源的学术专著。以欣赏、探究、论证的方式多角度展示壁画遗产和文物保护成果。本书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内不同时代的壁画,由图像资料和文字信息组成。图像资料包括有关寺院和建筑的外景、有关壁画的高清图片;文字信息包括每座寺院的简介、每座寺
苍南县博物馆是一家县级综合类博物馆,主要承担全县可移动文物收藏、保管、保护、陈列展览、研究及野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研究等职能。现在馆藏文物185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129件,下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县级文物文保点183处。苍南县博物馆新馆2015年1月26日对外开
宁夏贺兰山东麓古代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比较集中的石嘴山市惠农区与大武口区、银川市西夏区、永宁县与青铜峡市的近40个沟口、山谷内及山前洪积扇上。主要遗存有长城、烽火台、岩画、建筑遗址、墓葬等。此次调查发现各类遗迹点209处,其中建筑遗址24处(包含5处寺庙建筑遗址)、房址22处、瓷窑址19座、墓葬78座、烽火台20座、长城
本著作为蔡树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出土文献与东周文学观念研究”(15BZW006)、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出土战国叙事文献整理与研究”(21XZW044)的阶段性成果著作主要涉及近几十年出土的战国简帛文献,并试图结合传世文献,在东周思想史、学术史以及文学发展两个方面同时用力。上编主要围绕出土简书《郑子家丧》《王居
2016年4月16日至17日,由闽南师范大学主办、文学院承办的“第五届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闽南师范大学举行。本届会议邀请了国内、外近20所高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出土文献与文学文本阐释、出土文献与文学暨文化研究等问题展开了充分而深入的研讨,展示了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思考、新成果,扩大了出土
本书以河南重要考古发现为基础,系统梳理自百万年以来各时期的重要遗存,从“点点篝火人类起源”“刀耕火种文明肇始”“宅兹中国礼乐相成”“王朝一统天下华彰”“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核心地位”等五个方面,充分解读河南地区古代物质文明发展的具体内涵。
本书甄选了余姚博物馆所藏近240件(套)文物,包括各个时代的陶瓷、玉石、金属、书画、古籍等门类,其中大多数系珍品或代表性文物,包括入选浙江省“百大镇馆之宝”的南宋透雕双童子和田玉佩、明正德十三年王守仁行书《自赣州上海日翁书卷》、西晋越窑青釉黄鼬鋆瓷鸡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