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坦普尔爵士(SirWilliamTemple,16281699),出身于伦敦的英国文人、资深政治家,洛克的同时代人,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作者)的老师,十七岁入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其时英国政治动荡,坦普尔爵士十九岁时离开英国,广泛游历欧洲,后寓居爱尔兰,拒任篡位者克伦威尔朝
《苏格拉底的申辩》记述的是公元前399年,一个叫美勒托斯的年轻人在雅典状告哲人苏格拉底,说他不信城邦的神,同时引进新的神灵之事,败坏青年。于是,苏格拉底被传讯,在五百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苏格拉底拒绝逃走,因为那是直接悖逆法律。他接受审判,平生次公开演说,为自己申辩。他不接受流放或罚款,因为他坚持自己无罪。
《普罗塔戈拉》是柏拉图的一部戏剧对话作品,在其所有作品中堪称富戏剧性,讲的是苏格拉底与著名的智术师普罗塔戈拉的一段遭遇。这篇对话是苏格拉底亲自讲述自己的一段经历,记叙的事件本身很简单。一个名叫希珀克拉底的雅典年轻人听说闻名遐迩的智术师普罗塔戈拉到了雅典,激动不已,一大早敲开苏格拉底的门,要苏格拉底同他一起去见下榻雅典富
应刘小枫教授之邀,朗佩特教授于2015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做了六场讲座,本书即讲稿的结集。朗佩特教授的学术热忱一直围绕着尼采、施特劳斯和柏拉图,专注于细致解读三位大哲人的作品。这部讲稿基于六次讨论,两次讨论施特劳斯(LeoStrauss),两次讨论柏拉图,后两次讨论尼采(FriedrichNietzsc
我社引进的TheMacatLibrary系列丛书邀请相关研究专家撰写深入浅出的简明读本,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把握原著的精华、作者生平、对后世的影响力等关键信息,快速拓展知识面。世界思想宝库钥匙丛书是从TheMacatLibrary系列丛书中挑选并编译的汉英双语读物,由我社组织译者翻译。整套丛书分11个学科,共计100册图书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现象学阐释》收集的是海德格尔于1927/1928年冬季学期在马堡大学所举行的讲座课的内容。全书由预备思考、导论:纯粹理性批判乃对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奠基(1-4)、部分:先验感性论(5-12)、第二部分:在先验逻辑学中的概念分析论(13-26)这样几个大部分构成。在该书中,海德格尔基于纯粹理性批
本书主要集中于讨论现代西方主要的哲学家,力图通过这些大家及其哲学传递出现代西方哲学的精神。本书针对的是对哲学有兴趣的读者,因而,写作上注重了可读大方面。作者一反哲学书籍一贯的艰涩,以流畅的语言介绍和讨论了现代重要的哲学大家的生平和思想,在不失学术性的同时,使得作品有很好的可读性,因为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还为了增加趣味性和
《启蒙运动:历史、文献和关键问题》(TheEnlightenment:History,Documents,andKeyQuestions)由美国作家威廉·E.伯恩斯(WilliamE.Burns)所著,是一部梳理启蒙运动历史的介绍性书籍。伯恩斯认为启蒙运动的兴起重塑了整个人类的世界观,并为人类历史发展指出
《泰阿泰德智术之师》是严群先生翻译的两本柏拉图著作的合集。《泰阿泰德》是柏拉图关于知识论的重要作品。苏格拉底提出知识是什么的问题,泰阿泰德先后提供了三种知识的定义:1、知识是感觉;2、知识是正确信念;3、知识是带有逻各斯的正确信念。苏格拉底对这三个定义一一进行了辨析,其中有很多被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论所发展。《智者》是晚期
《古希腊罗马哲学》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是对从米利都学派到晚期希腊哲学派别的哲学家的著作的辑录。每个哲学家之前,先有文献记载,然后是著作残篇或著作选录。这部著作作为哲学教学的原始文献,对中国的西方哲学教学和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