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系列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有导论语音、语法、话语、词汇、文字等六章内容。主要讲授现代汉语在静态结构系统和动态运用系统两个方面的基本原理,为深刻理解现代汉语提供一套有效的分析工具,为汉语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建立一个新起点。其目标读者是民族院校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也可供其他类型院校的学生和广大中小学汉语
该著作采取语序研究视角,运用语义分析、偏误分析及汉英、汉西对比等研究方法,基于大规模语料库,探讨了现代形容词的状语和补语功能。对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补语、只能做补语不能做状语和既能做状语又能做补语的形容词的语义特点进行了分析,梳理了状态补语和方式状语的语法功能,并对二者异同进行了深入比较。考察了形容词的语义特征与状补句位义
《荆音韵汇》是清道光年间荆溪县(今江苏宜兴南部)秀才周仁编写的一部宜兴方音韵书,目前仅发现孤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该韵书对吴语史研究、方音韵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本书是第一部研究《荆音韵汇》的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是对该文献版本、作者、体例及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下编是作者抄录、整理、点校的文献原本。作者的研
《探义寻根:徐山文字训诂萃编》自选了本人30年来在古文字和训诂考释方面的有关论文52篇,致力于中国文化思想的寻根。 内容主要有三部分。 第1部分为古文字考释,着重考释疑难甲骨文的形体义和本义问题。 第2部分为经典文献词语的考释,重点关注《周易》《老子》《庄子》《潜夫论》这四部专书中的训诂问题。 第3部分为汉语言
《国际汉语教育人才培养论丛(第5辑)》包括美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汉语国际教育培训、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导师队伍建设、汉语教材的开发、汉语教育中的文化传播等内容。文章共有20余篇,作者主要是来自汉语国际教育的一线教师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志愿者。
文化词是人类语言词汇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词汇类别之一,以往语言学界对这类词的描写与分析莫衷一是。由赵明编著的《现代汉语文化词研究》系统总结、归纳了文化词的研究现状,并从文化对共时词义的系统影响角度出发,以“概念空缺”与“特殊文化含义”两条准绳提出了现代汉语文化词的界定标准。同时,从语言维度与文化维度将现代汉语文化词分成不同
迄今的古汉语颜色词研究,或限于少数词原子主义的个体考释,或限于常见词的文化阐释,尚缺少深入系统的研究。侯立睿编*的《古汉语黑系颜色词疏解》以古汉语黑系颜色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系统的考察,审定出古汉语黑系颜色词151个,其中单音节词80个,双音节词45个,三音节词24个,四音节词2个:按其产生来源分为八类,坚持
美国科技与中文教学(协会)源于美国汉弥尔顿大学2000年发起的《21世纪国际汉语电脑教学研讨会》双年会(原名《21世纪北美汉语电脑教学研讨会》),该会以专门讨论中文电脑技术教学,发表该领域新研究成果,并在会上提供多种电脑技术教学工作坊教授新电脑教学技术与应用软件著称。 《美国科技与中文教学2016》收
《汉字与出土文献论集》是学术论文集,共收录论文45篇,大部分是在核心期刊发表过的论文,也有少数几篇未刊论文。论文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汉字理论和汉字发展史的研究;二是《说文解字》等小学字书的研究;三是出土文献字词考释。
《汉语小词典》(僧伽罗语版)是一部初阶汉外外汉双向词典,主要为母语为僧伽罗语的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全书汉语僧伽罗语部分收词4000条左右,包含了《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6级)、《HSK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和中国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中的高频词。僧伽罗语汉语部分收词3500条左右,均为僧伽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