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对2022年全国农业生产发展状况的说明,对2022年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价,对来年农业发展趋势的预测。书后附有关农业部门的2022年主要统计数据,内容涉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村劳动力、农业投入、土地资源、农业生产、农村居民收入及支出、农产品价格、农产品进出口等方面。
本书共收集确定了5大类43个技术模式,其中,酸化12个、盐碱10个、黑土地11个、北方地力4个、南方贫瘠6个,在此基础上形成退化耕地治理技术模式,以期为治理退化耕地提供技术支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招才引智和培育本土人才、因地制宜传承传统文化、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各案例从背景、做法、成效和启示等部分,反映各地各单位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下文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农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这是一个动态演进的概念,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表现形式,例如之前以农工商纵向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化就是它的一个早期发展阶段,或者说孕育阶段。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农业产业化阶段
本文在充分挖掘数字经济丰富内涵的基础上,证实了数字经济在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量、推动城镇化发展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还进一步发现了数字经济对促进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有效社会分工形成、优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结构的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既是对现有的关于信息化、网络化等经济效应研究的拓展,又为实施相关政策以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发
本书主要围绕乡土饮食和赏花故事,文风活泼轻快,生动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美食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全书分为“人间有味””犹有余韵”两辑,篇目包括《炸香蕉的味道》《青木瓜之味》《请客吃饭》《二饼记》《白粥情意结》《幸福的鲍鱼面》《有玫瑰花的画室》《紫藤花儿不为我而开》《英国庄园和南洋露台梦》《用马来西亚的天气来说爱你》等。
本书围绕旅行随想、生活情趣、童年记忆、文学创作谈、友人追忆等题材,集中表现了作者在生活中的细致观察与所思所想,表达了作者对风物人情的理解,对两代人思想差异的认知和感慨,对故园故人的思念,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真知灼见。收入篇目包括《琼花何处寻》《农村旧事情趣》《一坛老菜脯》《书痴者文必工》等。
"本书介绍农业政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农业政策的概念、地位和运行过程、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以及农业政策分析的一般框架和主要内容,并分析农业土地、金融、劳动力、价格、税收与补贴、流通、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组织化、社会化服务、教育与科技、基础设施、粮食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环境、扶贫开发等现行农业政策。本书适
农耕文化遗产根植乡土社会,开创性地传承和发展了包括育种、耕作、栽培蓄水防洪、减蚀固沟、集流抗旱、保温增墒、拦截泥沙、培肥土壤、盐碱地改良病虫害防治,以及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等在内的生产实践经验和乡村礼仪制度。本书结合宁夏具体案例,以“天人合一”的农业生态系统为总体架构,通过梳理分析传承于宁夏各地的农耕文化造产所蕴含的循环经
本书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持编撰,以“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为主题,深入系统地分析了2023年河南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特点,对2024年进行了展望。本书由1个总报告、1个评价报告,及粮食安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4个专题共19篇研究报告组成。报告认为,2023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整体呈现总体稳定、稳中求进、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