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铜子河秦长城、西洋河汉长城、黄旗海-岱海秦汉长城、蛮汉山汉长城、九十九泉汉长城、阴山汉长城、阳山汉长城、五原塞外列城、汉外长城南线、汉外长城北线以及结语等十二章,其中对墙体及沿线烽燧、障城等单体建筑做了叙述。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传统村落志》是记述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传统村落村情、村史、村貌的资料性文献。全书依托档案文献和古迹实物资料,记录了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民族文化、自然风光、非遗保护、民间工艺传承发展等方面的成绩。为读者了解、研究传统村落提供了基础资料,展现了传统村落的发展与印江丰厚的历史文化。
云和县地处浙西南、瓯江上游,山川灵秀,物博人勤,是国家级生态县、全国平安县、中国木制玩具城。全县面积984平方公里,辖3镇3乡4街道,总人口13万。随着瓯江流域的水电开发,为让农民也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农民离开故居,乔迁新居,他们世代聚居的村落也渐渐消逝。岁月的流逝,使人们越发想起故乡,想起水下的老家。为了让这些村落的
江苏省武进县的奔牛镇是依大运河而建、因大运河而兴的千年古镇,是大运河常州段沿线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片区之一。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运河名镇奔牛也迎来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将成为江南运河上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本书详细介绍了奔牛古镇的舆图、沿革、交通水利设施、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人物和重要史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收录276个南宁地名文化故事。上册收录南宁市及下辖12个县市、区)、127个乡镇街道)行政区划地名的故事;下册收录136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单》等名录名单)中的南宁市所辖的主要村社区、自然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名,以及部分南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
本书重点介绍了在丹霞山博物馆和8条科考研学线路上可以开展的研学课程,可供师生们在丹霞山开展3-5天的不同主题研学活动。该书不仅结合实地考察中的地质地貌、生物生态、胜景古迹和民风民俗进行了课程设计,还做了关联知识的延展补充开拓学生视野,每条线路上还设计了研学任务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调查和讨论。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尽解说了千年古衙定州署及其所传承的历史文化。全书分为12章,分别是衙署建筑规制、定州署沿革、州署前院、州署主院、州署后院、永定驿、州署庙宇与官印、州署监狱、定武书院、州署古治、州署名典、州署牌匾与楹联。
本书收录地名词目释义约1300条,存目约2700条,收录类型有:行政区域与其他区域、自然实体、交通设施、城市公共空间、专业设施、建构)筑物群)、其他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共七大类。
本书共七章,包括清代河西走廊城镇体系演化、城镇外部形态、基于方志舆图下的城市内部景观重构、城镇规模等级结构等。具体内容包括:相关理论;城镇发展的自然地理基础;城镇发展的人文基础;卫所府州县厅;营堡寨及市镇.;府州县城外部形态;重要营堡外部形态;城市历史地理学所研究的城市景观等。
本书分为“地域优特、历史厚重”“崇教尚学、世代传承”“文化习俗、源远蕴厚”“著名侨乡、殷殷侨情”“变革大潮、人物迭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古邑新姿、锦绣前程”七部分,展现文昌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揭示文昌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