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历史学院著名历史学者黎虎老师,秦汉史研究论文集,精选其一生研究成果,黎虎先生从事高等教育近半个世纪,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在史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成绩卓著,是海内外颇有影响的著名史学家。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六韬 鬼谷子
传习录
胡亚军译注的《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尧典》中记载的观象授时、四仲中星等可以说是世界早期的天文学记载,其真实性得到现代天文学家的广泛肯定。《禹贡》一篇,乃鸿篇巨制,对我国的区域地理根据物产、土壤等作了详细划分,引起后世自然科学家的广泛探讨。《吕刑》篇主张不滥用刑罚、注意德教的“祥刑”思想深深启发影响着后代封建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所撰,但现代有的学者从内容判断,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学者依据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国语》是中国早期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本
《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遴选了一百位专家的一百本著作分批次编辑出版,遴选的基本范围为1911年以后至1949年以前出生的学术作者的著作或论文集。 《杨兆荣学术文选/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为《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之一种,收录了作者从1987年至2004年发表在《史学论丛》《思想战线》《云南日报》《中国史研究动态
本书是第七届中日学者中国古代史论坛的论文集正式出版物。此论坛为日本东方学会与社科院历史所共同发起,每年轮流在中日两国举办。2015年将在中国北京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承办。每届论坛活动都汇聚了当下中日两国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比较活跃的学者参加,不乏在中日两国学术界有深远影响力的大牌学者参加。论坛的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成
《史鉴录》丛书共五册,从夏朝到清朝近四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拣选了数百则经典历史故事和与之相应的上千位历史风云人物,尝试帮助读者丰富自己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知层面。这套丛书严格尊重历史事实,文字中正平和而不失趣味性,是老少皆宜的历史普及读物。 本书是《史鉴录》历史故事丛书的第二本,从新朝一直讲到南北朝,前后五百多年,涉及王莽
十几年来,南怀瑾大师发起的“全球儿童读经”已经从开始时的“该不该读经典”大讨论演变到后来的“怎么读经典”,然后又演变为现在的“成人读经典”,大有“全民读经典”的趋势。放眼各地兴起的“书院热
《春秋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或《春秋内传》,是古代编年体史书、散文作品集、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清代经今文学家认为经西汉刘歆改编,而近代则多认为是战国初年左氏根据各国史料编集而成。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