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步入新的发展时代,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全面实施,从分散风险、配置资源、扩大消费等视角看,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压舱石和顶梁柱的重大效用和战略意义更加凸显。 在此背景下,本书提出了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产业金融概念,借助编制中国产业金融发展指数,动态监测我国实体经济金融活动效率和效益,期寄能为中央和地方
《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16》集中展示了2016年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概况、银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奉献情况以及银行业对于环保事业、绿色金融事业的支持情况等。本报告展现了中国银行业积极服务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行业风貌。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热潮在全球涌现,我国金融科技从后台系统逐渐走向前台核心业务,且在许多方面甚至都处于*地位,发展速度前所未见。可以预期金融科不仅给金融业带来颠覆性影响,而且也加速推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本书分为十二章,主要对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现状、风险管理与监管、主要技术支撑、支付清算行业的发展与实践、融资领域的发展与
本书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组织编写的,收录了2016年开展的金融研究重点课题获奖报告。这些研究课题汇集了人民银行的优秀研究成果,反映了一年来人民银行在政策、学术、实践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成果,值得相关研究者特别是政策制定者参考阅读。
本书是作者基于多年的银行从业背景和项目融资咨询专家的经验撰写而成。作为一本项目融资指南,本书不仅对项目融资原理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论述,还对项目融资实务操作方面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问题往往会给商业和融资谈判造成严重的困难。本书还探讨了在国际项目融资实践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并提出了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本书是20
本书由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编。本辑收录了论文8篇,主要篇目有:《积极、稳健地开放中国金融业》《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战略环境》《世界视野的中国金融发展》《进一步扩大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走向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以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改革发展》《构建中国对外投融资合作框架》。
《金融学方法论》这本书就是要从思想的源头上澄清金融学与经济学的区别,并帮助读者明确金融学的地位和应用范畴,以及其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法。它从思想和智慧的高度(而非单纯的方法)阐释金融学的理论体系,并从枯燥的理论中跳跃出来,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让读者从铁的事实中汲取经验教训,然后再从体系的高度引领读者将这些经验与教训转化为
本书从发展、解构、监管三个维度梳理分析了金融科技在全球和中国的*发展状况、共同特点及未来趋势,就各细分领域的驱动因素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进行了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分析和评估,借鉴金融科技监管的国际经验,从监管态度、监管原则、监管方法和监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和推动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若干建议。
本书系统阐述了场外衍生品中央对手方清算的发展历史、基本理论、运营实务和市场影响。全书以场外中央对手方为主轴,梳理了中央对手方的组织框架和实践要点,剖析了中央对手方清算机制各要素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影响,细致讨论了市场、金融产品与中央对手清算相结合的成本效用,并为具体执行和风险应对提供操作指引。
本书围绕构建智慧银行的逻辑主线,由小及大、由内而外、由点及面,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自洽的分析框架。全书基于共享智能的独特视角,对智慧银行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智慧银行的内涵和纬度,系统分析了智慧银行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四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