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出土文献所见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史料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搜集并整理与先秦时期越国历史相关的新出文献的基础上,对金文与越国石质兵器题铭、长沙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清华简《系年》、清华简《越公其事》、荆州枣纸简《吴王夫差起师伐越》等记载越国历史的篇章,结合学界在文字释读、训诂等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校释文献以求呈现清晰而准
自1901年以来,新疆楼兰古城遗址、尼雅遗址等地陆续出土了几批汉晋简牍,简牍的时代从西汉早期延续至十六国前凉时期,总数有600余枚。作为近代第一批出土的简牍,其学术价值十分重要。简牍对两汉戍屯、魏晋时期西域长史等内容的记载,补充了相关史料;简牍所见草体、俗体字有助于汉晋时期文字演变的研究。本书主要对新疆汉晋简牍的出土情
这是一部内容全、版本善、校勘精,且具有开放性的年谱。本谱遵循传统学人年谱系年方式,叙述一代国学名师、文献学家语言文学家刘盼遂先生的一生的治学、教学和个人生活。主要依据材料为学术期刊、报纸、谱主手稿、藏书、学人日记与原始档案。从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中国第二代国学研究者中的标志性人物,刘盼遂在国学研究领域具有承前启
本书是一本介绍历史名城周口的人文画册。它从书法、绘画、摄影三个方面分别表现了名城周口的古迹、名胜、名人、历史事件、地方风物等方面,记录了周口这些年的风采和美好生活,展示本地风土民情、乡风乡韵、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城市建设、美丽乡村等;用笔墨丹青描绘了周口的大好风光,作品内容或反映历史巨变、描绘精神图谱,或聚焦人民福祉、
《石家庄市鹿泉区寺家庄镇志》一书以真实的历史文献和资料为基础,客观翔实地记录了石家庄市鹿泉区寺家庄镇的自然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客观地反映了寺家庄镇政区人口、自然及资源、党政群团、农业、林牧业、基础设施、工业、商贸金融、教育、民间风俗、村民生活、卫生体育、文物古迹、乡土文化、镇村建设、民间故事、人物等方面的情
本书收录自唐代至民国与常州相关的文献资料,主要来源是历代方志、别集、族谱等各类文献,约八百篇,按文体和年代排序,古文皆加标点,注明文献出处。常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与之相应,历史文献记载也相当丰富,各类文章数量众多,对于研究常州历史文化价值巨大。常州市图书馆所藏地方历史文献相当丰富,近年又购买了大量新印古籍,并且正在逐
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文物考古研究丛书意义重大,为推动明清史研究和四川地区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梳理了江口沉银水下科技考古团队数年来的技术成果,重点阐述了研究团队在河道结构及环境考古涵义、水下文物运移机制与埋藏特征、文物富集区的关键线索与探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成果。以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初步回答
初都 别都 北都--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基本陈列
《下阿札记》书名中的下阿一词,出自唐朝天长设县时县衙所在地下阿村之名。全书除序和附录外分四个部分:曾是千秋客、横山觅故踪、书香流翰墨、萃玉缥缃中。曾是千秋客部分主要考证骆宾王、曾巩、王安石、吴敬梓、王贞仪、薛时雨等一批历史名人与天长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关系;横山觅故踪部分主要写了包公祠、崇本门、外婆桥等天长的历史名胜,以及
三地三摇篮系列丛书——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