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连第幼时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阶级仇、民族恨使他对侵略者充满了无比的憎恨。天津解放后,他报名参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入伍后,杨连第所在的铁道兵部队某团接到了修复铁路桥的任务,杨连第充分发挥才能,不怕苦、不怕牺牲,始终冲在最前面,与战友们团结奋战,提前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朝鲜战争爆发后,杨连第作
《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这套丛书介绍的是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全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怕牺牲、不畏艰险,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前仆后继;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志愿军将士在异国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谱写了一曲曲感人之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道德模范,他们为了国家建设、人民利益呕心沥血。
1943年秋,日寇向我华北某山区抗日根据地开始了“扫荡”。我军区司令员命令李向阳率领游击队深入冀中平原,保住坚壁在李庄的公粮,并牵制县城里的日寇松井中队,打垮敌人增援山区的计划。 李向阳他们刚到李庄,就因特务告密而被松井包围。为了把松井诱出李庄,李向阳和游击队员们烧了西庄炮楼,进城炸毁敌人的弹药车,但是,狡猾的松井却
1934年10月,闽赣粤的红军主力,奉命北上抗日,留下来坚持斗争的一小支部队,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围剿”。为了保存力量,我们的部队暂时转移到山上。这样一来,党和群众失去了联系。 八角坳的黄新是个忠诚可靠的女同志,自从和党失去联系后,她就继续领导和组织群众对敌斗争。但是,她也时常为没有党的指示而苦恼。正在这时,上级
向警予同志,溆浦县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1927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这里主要介绍她在1916年从长沙回溆浦创办一所男女合校的学校,利用学校这块阵地,唤起民众,培养改造社会的人才,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的一些事迹。
《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国旗升起的时候》是一个战斗故事。描写我人民解放军战士,冲过敌人的重重封锁,终于将一面国旗按时送到目的地,使战士们第一次在庆祝国庆时,看到了国旗。 故事生动地表现出我人民解放军战士,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高贵品质。
《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大刀记》是通过对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支游击队和人民群众共同战斗历程的描述,以生动的艺术概括,广阔的生活画面,再现了我军民的鱼水关系,在激烈复杂的斗争中,以众多的英雄形象体现了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这一真理,有力地显示了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热情地歌颂了党和毛主席所领导的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主要是
《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杨根思》写的是杨根思从一位贫苦农民到一位无产阶级战士、一位出色的战斗英雄的成长过程。杨根思1944年参加新四军,立过许多战功。解放战争时期,他又用炸药炸毁敌人的炮楼、碉堡,为连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 1950年10月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在下碣隅里战斗中,杨根思和战士们跟朝鲜人民军并
第三集主要是描写严运涛和江涛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投身革命的过程。 上一集中,严运涛认识了以教学为掩护的地下共产党员贾湘农。经过他的启示、鼓励和教育,运涛很快接受了革命的道理,并在贾湘农的帮助下,弟弟江涛也人了县里高小。 由于革命形势的需要,运涛由组织上介绍到南方参加了革命军队,当了连长。接到运涛的信,全家和锁井镇的乡亲
故事讲述了在抗日战争的年代里,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不顾个人危险、不避艰辛,日夜掩护、护理八路军伤病员,带头送子参军,做军鞋、缝军衣积支前。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继续革命,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