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融游记、美文、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散文集,题材新颖,情感浪漫。作家以生动细腻的笔触、诗性的语言,充满激情地向读者介绍了欧洲的风光和人文。美丽的欧洲,是世界的花园,是知识的宝库,文艺复兴之光照耀着这片土地。古典与浪漫,历史与现实,璀璨的文化艺术与壮阔的自然风光在这里完美融合,令人神往,令人眷恋。
本书记录作者十年塞外锻炼生活。它教会了我怎样生活,使我深刻地懂得了该怎样在这个世界上立足,但不管我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都憎恨它,对它毫无感情,因为它埋葬了我*美好的青春岁月。今天,无论我怎样坚强,我都害怕那些情景重演。几十年过去了,才知道根本无法忘记这一段经历和那片土地,对于收留我们的父老乡亲们怀有深深的眷恋,我
《铅差日记》作者赵亨钤,字印圃,号郎山,易州(治今河北易县)人。亨钤自幼聪明好学。稍长,博览群书,以圣贤自期。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中进士,署理湖南零陵知县,补永定(今湖南张家界)知县,旋迁贵州古州(今贵州榕江)同知。道光二十三年(1843),亨钤奉命解送京铅入京。往返三年,因积劳卒于官。著有《荫圃诗文钞》三卷、《
《北上日记》为贵阳人钱衡所撰,是一部记录其赴京朝考历程的日记。钱衡,字莘民,号芋岩,贵州贵阳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癸酉科拔贡。次年北上赴京朝考,取一等diyi名,分发河南知县。光绪元年(1875)奉调山东行咨,奉旨赏加同知衔。他读书发愤,颇有抱负,但自到河南候补,始终未得实授知县,只干过一些零星差事。光绪七年(1
《在轮椅上奔跑》为残障青年女作家王忆在20072019年十余年间的随笔集,记录了她从十八岁成年到三十而立的平凡而又激荡的十余年时光从盐城到南京,从求学到自学,从懵懵懂懂的小丫头到成熟懂事的大姑娘,更从女坐家到女作家。书中既有她对青春生活的回忆,对亲情友情的珍重,也有她几年来的创作与出版心路,更有她对外界质疑的回应,对梦
此稿是作者十五年间陪伴患了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的母亲的日记。作者聂晓华的母亲于2001年被诊断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母亲的病情从开始健忘,发展到不断失去行走、进食、意识等能力,*终变成植物人,身体煎熬,意识远离。作为女儿的作者陪伴在侧,目睹母亲生命渐渐逝去的过程,为了从无助的绝望中挣脱出来,她以日记的
《吹云记》精选了作者的三十八篇文章,其中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广受读者和编辑推崇的口碑新作,也包括《橄榄成渣》中的部分经典篇目。既有日常的热闹和人情世故,也有令人惊叹的奇闻逸事。风老师的文字豁达隽永,擅长将日常小事讲得吊人胃口,掰碎艰难的生活,把苦涩用幽默的方式说给你听。传统里有新意,亦正亦邪,《吹云记》是一场文字的狂欢,更
《纸短情长:世间*美的情书》从民国才子才女中挑选了十二对耳鬓厮磨的伴侣。包括徐志摩、高君宇、鲁迅、朱生豪、朱湘等,讲述他们尘封已久的爱情故事,并从他们的书信中挑选出60余封情书,内容是他们写给情人的信函,或者软玉温香,或者情意绵绵,或者牵肠挂肚。 虽然他们的旷世之恋已经随着历史远去,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追求爱情的书
人一步步往前走着,不知不觉小半生过去,就变成了墙根儿下一朵自开自落的闲花,或是村落里一间寂寂无言的老屋,什么都看惯了,什么也都能装下。 多年以后,回首风烟往事,鹅黄嫩绿、绿瘦红肥都过去了,碧树流云、清风朗月,在细水流长的日子里,与花低首相见,与清茶低眉承欢。 全书以生之所往,不过良风年年与光阴深情相依做个清风朗月人一半
这是一部温暖人心的散文,以花草为题,花草喻人,抒写烟火人家。在作者笔下,有环卫工人、医生、老师、学生,展现亲情、友情、乡情、爱情。那些细碎的故事,犹如炊烟中的日子,于花花草草的绽放中,丰盈生活,燃亮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