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经济·贸易”、“政治·外交”、“社会·文化”,内容主要涉及东北亚地区经济整合、东亚文化认同及东亚共同体、地区贸易与投资,韩国的经济、韩国外交、韩国文化,韩美同盟、大国关系等。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东亚文明与韩国学前沿-卧龙学术讲坛-第一辑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2-01作者:全莹译者:开本:16开定价:69.00页数:251印次:1ISBN号:9787509770108商品类型:图书版次:1内容提要本书是一部研究东亚外交、文化、文学、史地、民俗、艺术、考古等学科的国内外
干旱区占全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由于这些地区的降水量极少且波动巨大,大部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采取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游牧民族的研究一直是人类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游牧民族》(NomadicPeoples)是由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的游牧民族委员会主办的国际发行的学术期刊。这个期刊主要关注全世界各个游
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徽章,而刀则是武士的象征。一刚一柔的两样东西,具有强烈的矛盾性,以此高度凝炼了日本人的双重性格。菊花之柔,让人不禁联想起川端康成笔下那些清新温婉的女主人公,她们一颦一笑流露出无尽的优雅;刀剑之刚,则如同那些全身甲胄,誓死保护主君以尽孝义的武士。日本人是很奇怪的,当我们惊讶于他们对武士道和精神制胜的执着,
印度,英国在退出世界之前抛在南亚的“雾都孤儿”,自被英国皇室抛弃后,即不断进行“民主”整容,也送给西方大量“彩礼”,但被甩在资本外围的印度始终没有——恐怕将来也不会——得到西方的“爱情”。《印度与印度洋:基于中国地缘政治视角》将研究视野从18世纪初扩大到20世纪末近300年的大历史时段,全方位地来考察和比较印度与中国的
本书分为地理、外纪、目录三大类,地理类之首为总志,即记载全日本的地理书。地理类的第二部分是都会、国群,是记载日本某个区域、某一城邑的地理书等;外纪主要是记载外国历史、外国地理之书;目录按传统目录学的分类,目录含经籍(传世著作目录)与金石(金属铭文和石刻)两个小类。
本书为《日本汉文史籍丛刊》第四辑中的纪事本末,具体内容包括:职官、政书、史评等。
本书在中国学者、印度学者和西方学者对印度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印度研究的重要性、中印关系的历史与现在、对印度文化的总体把握及印度的八大景观进行了论述,进而从世界观、生命观、种姓观、人生观、宗教观、修炼观、意志观、教学观、文艺观、矛盾观等十个方面,进行独到而深刻的阐述。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印度文化的窗户,也使印度人能通过
《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的研究。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
《日本学论丛(第一辑):纪念王铁桥教授从教40周年专集》是《日本学论丛》的第一本,主题是纪念王铁桥教授从教40周年。共收论文30余篇,其中一部分是在2013年11月举办的“中国日本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学术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论文内容涉及日本语言、日本文学和日本研究等领域。论文紧贴教学实际和现实需求,涉及面广,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