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和国际环境、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活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革命新局面的形成、五卅运动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北伐战争和革命力量的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党为复兴革命运动的艰苦斗争、革命运动的曲折发展和红军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3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
这本《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由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编者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本教材涉及的历史资料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整理,对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基本概况、主要特点、历史意义进行了认真思考,从政治保证、组织形式、根本宗旨、监督保障、显著特征、追求目标等六个方面总结了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基本经验,立足于加
在人类社会迈入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之际,中国共产党迎来了自己的八十华诞。认真学习、全面研究我们党八十年的历史,并结合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历程进行反思,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我们就一定能够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一代又一代地传下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共党史专业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以来,始终重视教材建设。中共党史学科和中共党史系的创始人何干之教授早在1954年就主编出版了《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被高教部确定为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先后三次修订再版,到1959年发行上百万册,并译成俄、英、越等国文字在国外发行。中共党史系已故老主任、著名党史学家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研究成果介绍(1980-2010)(套装全3册)》分为九个部分,亦即九个系列。即:党和国家领导人选集、文选;党和国家领导人专集;党的历史文献集和当代文献集;党和国家领导人年谱、传记;党和国家领导人手迹选、画册;纪念文集、研究文集、大事记;期刊;音像、影视作品和电子出版物;展览。收入这九个系列的编
《史林智慧琐谈(续2)》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推荐的干部和读者学习研究系列图书之四,也是《史林智慧琐谈》的第二本续集。《史林智慧琐谈(续2)》的文章,主要集纳于《党的文献》杂志2007年第6期至2009年第4期“历史文献中的人和事”专栏。这些文章,或文献新解,或旧事钩沉,或人物论说,继续体现了《史林智慧琐谈》及“续
本书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文化建设为视角,分析研究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文化建设的背景、理念、方略、组织与制度等,总结了这一时期执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并从中引出资治之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是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同时又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研究的-个重要课题。
这本自选集选入的40篇文章,是我近30年来在中共党史、党建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每本学习理论文库的自选集围绕一个主题,突出一个重点,这样诸多自选集就能形成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基于上述认识,这本自选集篇目的选择,主要集中于党史党建学科。为了便于阅读,将选入的40篇文章作了分类编排,设四个部分:
《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创建》内容包括: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政治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策略、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以自卫战争份碎国民党军的进攻、第二条战绩的开辟、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