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
本书系统梳理了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主持的山东乡村建设实验的相关内容,以及不同时期相关实践者和学者对其乡村建设实验进行的各种讨论和争议,试图全方位挖掘梁漱溟乡建思想与实践的深层学术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冀望对今天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村改革,尤其是“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中国传统监察法制与司法文明》以朝代顺序为纲,不仅对历史上监察制度的流变情况作了细致梳理,而且还以专题研究形式对监察及相关制度进行深论;不仅对域外监察制度的成功经验予以关注,而且还对当前监察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作出回应。
本书依据时间顺序,主要依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图文并茂地从日常器具、日常生活、娱乐与体育、女性教育、婚姻与丧葬、古代交通工具、陶瓷与玉器、古代钱币、民间玩具、古代兵器、传统节日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先生的文论集,所选论文涵盖了张先生治学各个时期发表的学术论著、讲稿等,主题选取反映中国古代国家历史特征的议题,从土地制度、社会形态、宗法体制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揭示古代中国的特征,即*阶段的宗法贵族世袭分封制和第二阶段的地主官僚中央集权制。*后两篇是关于丝路文化的,旨在反映中国古代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历史上的吏治举行第十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强调,用人要严把德才标准,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早在2013年6月,*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治国安邦、经纬天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吏治”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
近代以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清王朝中央集权的衰落,州县政府的职能扩大、机构发生变革,治理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这是中国地方制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型。伴随这一进程的,不仅仅是政治制度层面的变革,而且造成了传统基层社会中原有组织和精英的分化和重组,并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建构,而不了解这些问题,是很难对近代中国社会转
本书分为上、下编,其中上编1955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用英文以《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的书名出版,1961年、1967年重版;下编1962年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用英文以《中国绅士的收入》的书名出版,1981年格林伍德出版社再版。2008年经作者张仲礼先生授权,将两书的中文译本合为一
政治文化现象是人类某一群体因有共同的思想、观念、理念、意识和信仰而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世界*古老的民族之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古人如何治理天下,如何改革变法……带给后人深深的启示。
各种制度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是唐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这种变动不仅涉及一些具体制度,而且牵涉到从三省体制到中书门下体制这样重大的政治体制的变革。本书着眼于唐前期政治制度整体的发展变化,着重研究各个时期实际运行的制度,而不是停留在有关制度记载的条文上,以便真实地掌握唐前期政治制度的实际情况和政治体制发展变化的脉络。在体制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