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赵秉志教授的第五套文集,收录本人于2016—2022年间撰写、发表的论文和文章。这套文集取名为《刑法完善与理论发展》,共收入这一时期的86篇论文和文章(个别文章例外),按论文和文章的内容分为3卷、15编。上卷为总论问题,包含第一至五编,收入36篇论文和文章,其中的刑法演进与改革专题、正当防卫理论与实务专题、死刑暨
本书从理论、原则和案例三个方面探讨数字网络时代版权权利限制与例外制度的建构,在借鉴国外立法、司法及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建议数字网络环境下权利限制与例外制度应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以下内容:一是兼顾灵活性和确定性的原则性规定;二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例外规定;三是以文化创新为目的的例外规定。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例外规定包括缩略图和网
本书是英国著名学者阿蒂亚久负盛名的著作之一,是世界上少有的合同思想史著作。在该书中,作者将合同自由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进行了详细地思想与制度阐述。本书先是对合同自由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之后对1770年至1870年间的合同自由的兴起,以及1870年之后合同自由的衰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本书的研究视
面对邪恶,站在第一线的FBI探员约翰·道格拉斯,运用犯罪侧写走进罪犯及受害者的内心,设身处地地探触他们的生活。想象自己是受害者,从受害者的恐惧与反应推断凶手性格;模拟凶手的视角,理解其犯罪动机及手法特征,串联起犯罪现场的细微线索。罪案会开始对你说话,行为证据将引领你找到嫌犯。 本书不只是道格拉斯侦办重大案件的纪实,更
常有人说,有些人“天生就会杀人”。事实上,许多杀人犯的兄弟姐妹都是正直之士。可见连环杀手更多是后天形成的,天生有暴力倾向的人只会更加难以抵制诱惑。 也有人认为,尚未发生的暴力行为不可预测。事实上,犯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自己选择的,没有多少人就算当着警察的面也忍不住要犯罪。犯罪人同样会进行理性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分析犯罪人
本书在这样的困惑中思考“手机一用户”的现实关系,并透过“隐私”这一显著问题,展示主流技术想象之外的另一重天地。这本书的脉络紧紧聚焦在手机和用户的隐私困境上。第一部分以一、二章为主体,从纵向的历史长河中描绘手机隐私的互动图景,随后落到大数据时代的平面中,横向地诠释手机隐私的时代困境,二者合起来展示了手机隐私的来龙去脉。第
从云端存储的婴儿照片到高中课堂的数字监控系统,成年人如何在不经意间侵犯了孩子的在线隐私?信息时代,我们的孩子甚至在未学会走路前甚至是在出生前就拥有了自己的数字足迹。父母会使用各种手机APP以辅助备孕、上传超声波影像,以及分享宝贝的医院存档照片等。进而,存储在云端的一兆字节的婴儿照片、内置人工智能的数字婴儿监视器,以及实
全书分为上篇(总论)和下篇(分论)两部分组成。总论设置四章,分别研讨铁路法治的基本环节与范畴、铁路法治的基本类型与维度、铁路法治的基本原则、铁路法治的历史发展。其中对铁路法治的基本范畴展开研究和分析,由此为全书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表达工具和分析手段。首先讨论铁路法治的五大基本环节范畴,体现铁路法治的动态特征。然后探讨三大
人工智能是当代社会最具颠覆性影响的重大科技创新,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也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和规范体系。法律作为治理社会的权威体系,如何应对此种冲击?为了顺应时代要求,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人工智能法学实验班,本书是该实验班教学的实践积累。本书是法律人尝试提供部分答案或者澄
本文集是一本40年中南刑法学发展历程的缩影,全书按研究生入学时间顺序编排,共收录了90余篇文章,全书共分为两部分,集合张明楷、陆晓光、齐文远、夏勇等80名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南校友刑法学科老师,他们结合人生经历、教学经验、奋斗经历,回忆当年的在中南的学习期间的点滴。使得本书不仅仅是一本40年风雨点滴的回忆录,更是一本学习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