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欣赏楹联、学写楹联的通俗读物。全书共分十二讲,对楹联的历史演化、题材类别、声韵规律、语言结构、功能特点等作了细致分析,其中穿插了大量南京城内胜迹遗存名联或与南京城有关的轶事典籍所关涉的名人名联故事的赏读,而每一讲皆遵循“理论知识讲解——名联典故欣赏——课内课外训练”的编写体例,集专业的知识性与丰富的趣味性于一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诗词美学经典。王国维以深厚的国学积淀,深入浅出地梳理了词的美学脉络,并以“境界说”总括之。立论精辟,自成体系。《人间词话讲疏》初版于1937年,是首次对全书进行疏理讲解的专著。作者对该书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考订,从中国文学批评的角度对《人间词话
《临江仙》词曰:“泛泛著文风雅颂,吟哦平仄华章。奈何简残册蒙霜,附庸无格调,文笔愧宫商。//不着规矩涂抹甚,瓜瓢聊抵壶觞。本源失却悔衷肠,编修辑调谱,补缀唱沧桑。”这首词所表达的,就是编著《中华词谱》的初衷。它集知识性、学术性和工具性为一体,面向广大词调爱好者及有志于研究者,为传承中华文化弘扬诗词国粹,提供一条便捷途径
本书包括两大主要内容:佛教的东传接受与道教的整合形成,宗教文学的内涵相应的也就包括佛教文学和道教文学。特定时代的宗教文学总是此一时代宗教和文学的共同产物,魏晋南北朝的道教文学也不例外。本书主要探讨了魏晋南北朝道教文学史的生成、发展形式与内容。
本书结合岭南本土文化,将唐代小说中涉及岭南书写的内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方面结合相关史料,描绘唐代岭南地区人文风情、地理气候之画卷,另一方面探求唐人在面对岭南时所反映出的思想态度,以及在不同时期这种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有唐一代的社会环境、思想文化以及小说作者本身的经历,寻求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从而观照此类小说的文化内涵,
宋朝经济繁栄、文化昌盛,词无疑是两宋文坛上的最强音。宋诗注重说理,成就虽比不上唐诗,却也别有一番意趣。诗和词有什么不同?苏轼和王安石之间都有哪些恩与怨?宋室南渡给词人带来哪些影响?词人写景,同样的景物能写出哪些不同的情感?……
大唐是盛世,也是诗歌的巅峰。“初唐四杰”与陈子昂一扫诗坛上的柔靡之风,盛唐的李白、杜甫分别代表着唐诗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顶峰。初唐和盛唐的分水岭是什么?李白为什么那么崇拜孟浩然?林黛玉为什么把王维的诗当作最佳写作范本?如何读懂落花、秋风、飞燕、鸣蝉等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安史之乱之后,盛唐风华谢幕,我们的诗歌品读也来到了错综复杂的中晚唐。唐代的科举考试要写诗,那时的“满分作文”长什么样?萌芽于隋代的词,在唐代逐渐成形,你知道最早流传到海外的词是哪一首吗?白居易为什么要发起新乐府运动?怎么理解李商隐诗中繁复、梦幻的意象与典故?……
早在蒙昧的远古时代,中华大地上便有了诗。先秦时期,《诗经》与楚辞相继出现,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最早的诗吟咏的是美人还是英雄,劳作还是风景?“诗经六义”是什么意思?中国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为何取名为“天问”?这和屈原有什么关系?……
元代从诗歌中分化出了曲,明代诗歌式微,清代又起新声。散曲有什么特点?《牡丹亭》何以能让成千上万的女子痴迷,甚至为之郁郁而终?怎样理解古代文人的“躺平”与归隐?如何能像清代诗人一样,把小事、小景写得生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