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看,2013年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形势较为稳定,但也不乏一些困难和问题。 在政治领域,2013年多个东南亚国家都因国内矛盾激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局动荡,成为地区甚至国际关注的热点。因此,恢复政治稳定与社会秩序,成为2014年东南亚许多国家的诉求。2013年,在东盟新成员国家中,越南和老挝保持了稳定;缅甸则
中国在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后,面临着国内外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和考验。虽然在应对从2007年开始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中,中国被誉为“最早摆脱经济危机的国家”,但随后国际也出现了不少诸如“中国投资环境恶化”、“中国未来发展不确定性增加”、“中国经济泡沫将破灭”、“中国经济将崩盘”等唱空中国经济的悲
本书以主体功能区的财政转型为核心,对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探讨。首先对主体功能区规划下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目标给出了新的见解,然后再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式,探讨了财政支出结构和财政转移支付对主体功能区发展水平的影响等。
本书收录了曾培炎同志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委副主任、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电子部、机电部副部长等职务期间,有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重大问题的讲话、报告、文章、信件等文稿422篇,以及有关照片和批语、书信、文件等影印件151件。这些文稿按经济理论、战略规划、宏观调控、结构调整、改善民生、体
世界银行研究报告预测,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GDP有望在2014年超过美国,升至全球第一。购买力平价是建立在诸多假设上的理论分析方法,常因和现实之间存在偏差而广受争议,不足以成为评估一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标准。但是,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持续上升,世界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认知正在发生变化。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迟早会来的全
“潜在增长率下降”、“增长阶段转换”、“增长进入第二季”、“经济步入新常态”,这一系列关于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态势的表述,反映了什么样的内在逻辑和机制?张军扩、余斌、吴振宇所著的《追赶接力(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从后发国家追赶周期的理论分析人手,结合当前供给、需求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特点,研究了中国增长阶段转换的成因、挑
当前,通过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时期,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及带来的城乡人口结构变化,以及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给消费需求增长带来重大机遇。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则是实施这一重大战略的基本载体和着力点。 吕薇等编著的这本《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度与政策)》从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区域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各地区转型发展所处的阶段和主要模式,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