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共10册,以博学多识的大眼镜博士为主角,可爱的小男孩京京和熊猫小桃子为配角,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浓郁的中国风图画,带领孩子们走进中国非遗的艺术领域。主要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各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艺术项目,如剪纸、刺绣、版画、雕刻等民间美术;京剧、川剧、秦腔、皮影戏、木偶戏等传统戏剧;抖空竹、少林功夫等杂技与
四平调属于河南省珍稀剧种,2006年商丘四平调获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平调传承剧目剧本整理汇编》是对商丘四平调传承、发展的一次抢救性的整理,汇集了自1945年四平调剧种加入丝竹伴奏以来,各个时期备受大众赞赏的8个代表性的优秀剧目剧本:早期(1945-1977)的《陈三两爬堂》《扒瓜园》,中期
本书正是基于“现代学徒制”和“现代艺徒制”研究的冷热对比,在看似矛盾的“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中,提出并探索如下问题:如何借鉴现代学徒制创新现代艺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使传统文化艺术在传承发展中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及文化发展要求?如何在传统艺徒制的基础上培养现代化的艺术表演人才?
本书由戏剧史研究名家,文化学者廖奔先生带领我们从戏曲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艺术、舞台演出、戏台、演员生活、戏曲故事、名角、唱腔、行当、戏衣、脸谱、声腔剧种、乡音乡愁、世界传播、域外影响、艺术价值、生存现状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细致解读戏曲对人民生活中的深入影响、走向世界的脚步、面临的生存困境及出路。本书通过展现戏曲文化
本书稿整理自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京剧大家绝艺录》讲座内容,主持人封杰对包括王紫苓、孙毓敏、李莉、尚慧敏、王婉华、李蔷华在内的15位京剧旦行表演艺术家进行了对谈,主要对京剧旦行各流派风格进行的详细地解析和示范,对戏曲专业人员学习京剧和观众欣赏京剧具有指导作用。尤其是有些剧目在现今的京剧舞台上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本书稿具
本书以五四话剧作为研究对象,从五四时期中国话剧破与立的角度出发,系统考察了五四话剧的历史生成与发展问题,全面深入地阐明了在此过程之中五四话剧所面临的历史境遇与经历的历史论争,以及五四话剧在现代戏剧的理念建立、理论生发、剧本创作、艺术探索等方面为中国话剧现代化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同时对其所遭遇的历史困境进行了深度的思考。
作者程何,“七幕人生”音乐剧剧本总监。本书是一本献给音乐剧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音乐剧的前世今生,从第一部现代音乐剧的诞生谈到百老汇与音乐剧的流行,从迪士尼电影催生的大型音乐剧谈到世界各地的音乐剧的发展;第二部分介绍音乐剧的欣赏要点,包括剧场礼仪、版本甄别、剧作欣赏要素等;第三部分聚焦音乐剧的台
本书对曲艺学中具体门类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汇集了众多曲艺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例如《“鼓界大王”刘宝全艺事综考》对鼓书大王刘宝全事迹的论述,《2019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对2019年发生的曲艺大事件和曲艺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理性梳理。本书的出版使曲艺学的学术研究、学理建构和学科发展拥有了自身相应的载体支撑,同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