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国家重大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本书为《中国药用植物志》的卷,全书共十三卷,前十二卷为正篇,第十三卷为《中国药用植物志词汇》。本书定位为中国药用植物鉴定的工具书,主要的读者群为从事中药和天然药物科研、教学、药检工作人员,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全国各级医药药材公司技术人员。他们以本项著作
《黑龙江省野生植物乌裕尔河湿地卷.下》共收载黑龙江省鸟裕尔河湿地保护区内的154种野生植物,按照《中国植物志》收录顺序编排。《黑龙江省野生植物乌裕尔河湿地卷.下》拍摄了每种野生植物的全株、根、茎、叶、花、果等不同部位的照片,并标注了中文名、拉丁学名和别名,对每种植物都从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及其实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
本书以花园中的常见植物为切入点,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容易操作的小实验,阐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观察现象提出假说验证假说。 全书共分为十章,每章聚焦于植物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光合作用、运动本领、传粉和受精过程、色彩的形成、气味和精油的作用等。作者以平易近人的文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植物的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生态学知
华师一语文特级教师导读紧跟教育部中小学课程标准提升阅读写作能力,促进发展学科思维
《中国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图鉴广西植物》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持编著的《中国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图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距该系列专著《海南植物》出版7年后我国科研人员对热带雨林地区植物进行野外调查和专著编研的又一科研成果。该书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华南
《荒漠植物大气水汽吸收利用》以中国西北典型荒漠植物为研究对象,应用植物生理生态学、生态水文学、气象学、同位素和荧光示踪技术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了解不同荒漠植物大气水汽吸收现象,探讨非饱和大气湿度条件下植物大气水汽吸收的边界条件,分析水汽由叶到茎(不同茎级)再到根的传输过程与利用量,建立水汽吸收量估算模型,进而估算生长
本卷记载了宁波地区野生和习见栽培的种子植物(酢浆草科—山茱萸科)53科181属423种(其中5杂交种)4亚种40变种3变型44品种,每种植物均配备特征图片,同时有科名、属名、中文名、别名、拉丁学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与生境、主要用途等文字说明。
本书是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新疆试点项目的阿勒泰与和田地区中药资源普查队在2012年、2017年、2018年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编辑而成,是《新疆特色药用资源图谱I》的补充。本书共收录126种(含变种、亚种)新疆阿杨泰地区与和田地区的特色药用植物,并精选了能客观反映植物资源特点的400多幅照片。本书采用图片与文字紧
中国西南地区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可食用的和有毒的容易混淆,正确鉴别至关重要。本书简要介绍了该区地理环境与真菌资源、毒菌中毒预防与治疗方法和蘑菇基本术语,记载了该区常见的食用菌和毒菌共计312种,每种提供个体彩图、重要特征描述、生态分布及可食或有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