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价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股价和房价的实证分析(*二版)》的创新之处在于弥补和完善了关于资产价格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反应问题的研究,具体包括三点:*一,对股票价格和房产价格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效应进行了深入地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弥补了国内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二,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了近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稳步发展,国民财富不断积累,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2005年我国人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幅为19.7%,2006年为26.5%,2007年增速达到42.8%,财产性收入增速超过同期工资性收入增逮,财产性收入正在成为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房产税征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成都市新都区为例(第二版)》以房产税开征的流程作为串连全文的线索,综合考虑了房产税开征的每一方面,包括国外经验的采纳、开征动因、难点、模式选择与设计、影响分析及征管问题。在综合探讨的基础上,我们又以新都区作为研究目标,模拟对该地区开征房产税,使用增量模型、计量模型、税收基尼系数模型和离散
《剑桥欧洲现代经济史》不仅为读者搭建了现代欧洲经济史的框架,而且收录了相关领域最优秀的论文。这些论文作者或者将鲜明的观点建立在旁征博引和翔实的史实数据上,或者对史实和数据的重视更高于观点,这种多样化的论文既有利于开启读者的视野,又激发了读者的研究兴趣,而每篇论文后的参考文献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线索。这部书既适合一般读者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学术文丛·区域经济与空间过程:土家族地区历史经济地理规律探索》以鄂湘倚黔四省市交界地带的土京族聚居区为研究范围,通过对方志、正史材料、碑刻材料、家谱材料、考古材料、地名资料、民族民俗资料、实地考察材料等的综合分析,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讨论了土家族地区地理环境与地域空间、历史时期土家族地区地
不同于已有的大多数以国别分类的现代欧洲经济史教材,《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从一个统一的、泛欧洲的角度来重新思考1700年以后的欧洲经济史。本书资料是按主题而非国别来整理的。《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第二卷主要描述了1870年以后欧洲经济史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全球化和欧洲政治、经济统治全球的年代。第二个阶
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深受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从而导致这一区域的社会经济结构具有内在的稳定性,也导致这一区域的创新模式与过程具有特殊性。李恒编著的《社会嵌入与黄河流域区域创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文库》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关系网络对区域创新和区域发展的作用,从企业组织、外资行为、政府行为、教育发展、高新技术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六卷:南京国民政府十年经济建设》分别从农业、工业、财税、金融四个方面介绍了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发展情况。作者卓遵宏、姜良芹、刘文宾、刘慧宇论述全面,兼具理论阐述、调研数据、历史资料引用和自己的研究观点,是一本研究民国时期经济发展的佳作。
本书是中共温州市委党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合作推出的第八本“温州蓝皮书”,全面深入地反映了温州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全书分为总报告、改革篇、经济篇、社会与文化篇、生态篇、专题篇和附录7个部分,从不同方面对温州的经济社会形势作了细致分析。
《中国经济调整与改革深化》包括中国经济转型、经济“遇冷”与稳增长、房地产市场变化与货币改革、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及其国际影响、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六个主题。本书的作者均是经济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高盛经济学家宋宇、瑞银首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