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学聚珍
本书为《我的武大老师》的续篇,收集、精选武大校友回忆自己的武大老师的文章,回忆当年求学过程中的些许小事,或与老师之间发生的趣事,借以表达对老师和学校、院系的感激之情。历年来武大校友对老师的抒写不在少数,其文风感人,语言真挚,是以对其中较为出色的文章进行收录,组成此书。
王瑶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开创者,其为学、从教与现代中国学术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王瑶与现代中国学术》由王瑶先生弟子陈平原编集而成,汇集了王瑶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前后诸多研究论文和回忆文章,触摸种种历史的细节,梳理了一个学者与一个学科、与现代中国学术的关联和互动,对于我们理清现代中国学术史有很大帮助
《汪曾祺自述》共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自报家门”“开卷在四方”“随遇而安”“认识和没有认识到的”。文稿的编排顺应了作者的成长轨迹,他从年少在家乡高邮的童年趣事谈到自己少年时去云南读大学的经历,再由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谈到个人创作。
《汪曾祺画传》以时间为轴线,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汪曾祺的生平。作者为了尽可能地贴近人物,在写《汪曾祺画传》时专程拜访了汪曾祺的故乡高邮。本书可以让读者通过书中的图片和文字对汪曾祺所经历的时代、所经历的事件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可以通过一张张带着记忆的老照片将读者引入一个个鲜活的汪曾祺的个人世界。相信看完《汪曾祺画传》的观众就不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张明高传——“波”谱人生》一书,反映了张明高院士前半生的经历,是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认识老前辈的一本好书。张明高院士出生于农村,从小饱尝了生活的动荡和艰辛,若不是新中国,他走不到今天。张院士从小聪明好学,勤奋刻苦,在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他在大学的专业是数学,工作之后从事电波传播研究,专业
《张庚日记(套装共3册)》为张庚先生现存日记的整理。张庚终其一生从事戏剧工作,为我国戏剧创作、评论、教育和史论研究做出了贡献。《张庚日记(套装共3册)》把张庚日记进行整理收录在一起出版,将对戏剧史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本书从四个维度展现苏轼的人际交往关系及对当代人的启示意义。一是从地缘、血缘等先赋性关系角度,展现苏轼的故园情、兄弟情、夫妻情;二是从情感、性格、价值取向等选择性关系角度,展现苏轼的伯乐情、师生情、同乡情、患难情、方外情;三是从宦海浮沉的业缘关系角度,历时性地展现苏轼在熙宁党争、元祐党争、绍圣元符党争,以及出任八州督,贬
本书为步平老师逝世周年的纪念册,包括生前照片,亲人、同学、同事、学生等的怀念文章,以及中外学者的追忆,国内外个人、机构的唁电等内容。附录部分收录了步平先生的访谈文章《中日历史问题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回顾了其学术生涯。
从2009年开始,《寻找*后的抗战老兵》的作者朱春先走访了湖南各地以及山西、重庆、云南等地的三十多位抗战老兵,完成了寻找*后的抗战老兵系列报道。《寻找*后的抗战老兵》是这个系列报道的整理和汇编。目前,书中的很多老兵已经逝世,他们的战斗经历和生活经历,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珍贵的口述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