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自传》是沈从文的散文体自传,记录了作者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蜕变与成长,既有天真好奇的乡野童年,也有胸怀抱负与经历坎坷的青年生涯。全书以湘西为背景,展现了沈从文文学人生。书中首先描述了给予沈从文写作和生命滋养的湘西古城。追溯其先祖时,作为苗族人的祖母也被提及。作者用大量篇幅描写了自己幼年反抗私塾的刻板和压抑而逃学、骗人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再生了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则是民营经济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前辈企业主在书写企业与个人成与败传奇的同时,他们正难以避免地老去。任正非、柳传志、宗庆后、茅理翔、何享健等正步入古稀;王健林、刘永好也 已过花甲;以马云、马化腾等为代表的中青年企业领袖的平均年龄也在50岁左右。所以据此推测,未来5-10年将
罗银胜著的《王元化别传(清园师友录)》讲述了:元化先生的朋友很多,他个人的地位与成就也决定了其朋友中不乏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黄炎培、熊十力、韦卓民、郭绍虞、胡风、冯雪峰、巴金、周扬、林淡秋、孙冶方、钱锺书、彭柏山、顾准、钱谷融、黄宗英、张中晓、刘知侠……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对自由、民主
我国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李仪祉传记,中国作协2015年重点扶持项目,陕西省委宣传部2015年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该书以时间为序,以生动而忠于史诗的故事,展现了李仪祉为中国水利事业贡献的一生,以及高尚的奉献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该传记在陕西省委宣传部的主持下,历时数年整理资料和研讨,得到李仪祉后人的高度认同。
以历史注解诗词,以诗词再续前世今生 一个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词中不倦不悔地倾诉对感情的执着,温暖了、唤醒了,我们冰封的情感。 凝视这枝轮回千百年的清莲无我无他盛开, 品味涵咏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无奈; 邂逅他凡尘*美的情花: 他被推崇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以词留名。 他是纳兰容若,满清*词人。
《三国志》中的豪杰,为什么会被人们作为商业之神来崇拜呢?从史实到故事,再到信仰的对象,本书试图分析关羽形象的这一变迁过程,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一个新尝试。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建有关帝庙,关羽作为商业之神受到华人的笃信和供奉。《三国志》中的武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信仰对象呢?对义和信的尊崇是中国思想的重要特征,本书以此
《邹韬奋研究》第五辑可以作为上海韬奋纪念馆2016年的工作的一个简单总结,跬步积千里,细流积长河,希望通过我们的点滴努力,为弘扬韬奋精神做出应有的贡献。2016年,韬奋纪念馆围绕弘扬韬奋精神,打造特色品牌项目等中心工作,开展各项活动,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活动主要包括开展学术研讨会,建设读书角,开展作文大赛,组织书法展
徐志摩故居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小住的地方,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筑,1999年开始对外开放。里面的书房名为眉轩,徐志摩当时写的日记也名为《眉轩琐语》,在那里徐陆两人度过了一生中*美的时光。《眉轩香影 陆小曼》以史实为根据,用朴素、简洁的语言来叙述陆小曼悲情、传奇的一生。突出陆小曼的美、她的婚恋、她作为当时领风气之先的新女
本书作者是被誉为中国的莫扎特的国际级钢琴家张胜量(牛牛)的母亲施志丽(牛妈)。书中以牛牛从小琴童到国际级钢琴家的成长为时间线索,讲述了牛妈陪伴儿子成长、奋斗的点滴生活故事,从而启发为人父母者,应该考虑如何让自己成长为孩子心目中的爸爸妈妈。
刘志丹(19031936),中国陕甘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原名景桂,字子丹。陕西保安(今志丹)人。 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曾在国民革命军中做政治工作。1928年4月参与领导渭(南)华(县)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