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套 ? 渠润千秋——河套古渠探源
本书为“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丛书第91册,系民国卷分册,收录《绥远省后套灌溉区初步整理工程计划概要》《山东董庄黄河堵口工程纪要》。《绥远省后套灌溉区初步整理工程计划概要》(简称《概要》)由绥远省水利局组织编写。该《概要》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改善了灌溉区的灌溉条件,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促进了当地经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最大的一首制灌区,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区内农业用水主要来自黄河引水,近年来年均引黄水量约为46亿m3,超过国务院40亿m3分水方案红线,且灌区面临3.6亿m3的引黄水量指标转移,水资源利用形势严峻,要维持灌区可持续发展,保证其粮食与生态安全,必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①河套灌区最少需要多少引黄水量以维持
《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红旗渠口述史》》是42位修渠人讲述的珍贵历史记录。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用十年血汗在太行绝壁间劈出人工天河钢钎凿穿山石,双手扛起建材,缺粮时咽野菜充饥,寒冬里赤脚蹚冰。 书中还收录了10段修渠人采访视频,带读者重回修渠现场;同时配有多幅珍贵历史照片,再现当年劈山开渠的场景。大事记与小贴士,让年
本书利用改变调度方式和输水模式,结合胡杨断根萌蘖、激活土壤种子库等多种生态修复技术,创新提出了干旱区陆生植被的生态灌溉方式,建立了促进干旱区陆生植被灌溉制度,从而减少干旱地区宝贵水资源的无效蒸发,将生态水量最大限度的用于植被修复,获得最佳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效果。
本书为农业类图书。叙述了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甘薯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五大作物需水临界期,农田土壤墒情监测与诊断,作物需水信息管理与灌溉决策系统,现代大田滴灌技术,机井工程管理技术,灌溉自动控制技术,群井控制技术,井灌区多用户远程IC卡控制技术,自动灌溉技术。码上学内容包括沟井组合的旱涝综合防治技术,污水农业安全利
本书选取1950-1976年间云南和贵州两省的农田水利建设为研究对象,以该时期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基层施工人员为主要采访主体,以云贵两省典型的农田水利工程作为代表,如贵州的盐井冲、锅底河、桂家湖、附廓、阿哈等,云南的工农大沟、英雄大沟、普淜水库、松华坝水库、北庙水库等,每个代表性的水利工程选取3-5位采访对象,围绕农田水
本著作通过调查我国污水和再生水灌溉现状数据,通过研究再生水滴灌条件下水分、化学物质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探讨土壤和植物对再生水中化学物质的响应机理,综合分析再生水滴灌条件下水分、化学物质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最终提出我国再生水灌溉尤其是再生水滴灌未来的发展对策,一方面为发展再生水滴灌技术、利用污水处
本书围绕水资源供应、相关机构支持和经济机会等主题,旨在确定发展中国家小农户采用现代灌溉方法之前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总结了现有的灌溉硬件设备,并指出了更加满足小农户需求的设备类型。第一章阐述了在水资源不足及粮食短缺的背景下现代灌溉技术的潜在作用。第二章介绍了现代灌溉技术的范围和分类,及使之匹配小农户使用的特点。第三章介绍
本书针对我国内蒙古中西部半干旱地区土壤保水持水能力较差、夏季玉米设施蒸腾强烈,研究了砂壤土浅层混施保水剂和叶面喷施黄腐酸联合应用对玉米根冠生长、耗水特征、光合特特征,植株水分关系及碳同位素判别率值的综合影响,创新从叶片、单株和田间尺度揭示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作用机理。基于节水增产机理研究,构建了不同区域农田化学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