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传统的精英思想史与“新文化史”的有关方法结合起来,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孕育、形成、发展及其内涵,作了系统深入的整体性考察和阐释,既注重历史脉络的精心揭示,典型文本的发掘解读,以及重要概念的透视剖析,也重视国家体制、政党政策、关键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分析,并努力呈现了此一观念得以社会化的诸多历史面向。
本书以先秦诸子思想为标的,比较详细地厘析了其中所孕育、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如对儒家心性论与中华民族的伦常之道、道家“道德”论与中华民族的立世之道、庄玄禅的生命体悟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等民族精神的发掘。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够被孕育、滋生,并茁壮成长起来,是因为它有自己深厚的哲学根基和肥沃的哲学土壤,因此本书对中
近年来,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方兴未艾,成果丰硕,但检视相关成果,多是从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政治学以及文化传播等学科或视角,哲学方面的研究则多限于中国哲学以及伦理学。本著则是从国家哲学高度论证中华民族共同体,论证中华民族何以是与美利坚民族、德意志民族、法兰西民族、不列颠民族、俄罗斯民族、意大利民族等相并立的
本书从心理学与精神病学角度对黑人与白人世界的关系进行研究。作者一方面以他个人体验和搜集的个体经验为基础,描述了来自法属马提尼克岛的黑人面对白人社会的各种态度;另一方面也从同时代的黑人文学作品中摘取了素材,并参考引述了医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相关学术著作和文章,分析指出了各种理论及各项研究中存在的偏见与局限性。
本书具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理论探微,主要是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领域的相关概念、价值取向、作用机制、研究范式等理论性的思考;二是田野实践,多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展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路径、重大意义等;三是历史视域,主要是通过历史脉络或者对历史事实的挖掘,在丰富的历史资源中寻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本书深入阐释了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中国精神的关系,全面阐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国精神的
本书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重大实践问题的专题性研究,其中包括全国一盘棋与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中央财政补助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城市民族工作的发展与改进路径、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第一轮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新时代民族学研究发挥服务民族
本书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其中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立体格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与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中华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缘起、共同视角下的中华民族观等。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第一轮建设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术理论界推
啊!我的身体,让我永远做一个追问的人吧! 《黑皮肤,白面具》是一本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也是被殖民者深沉的痛楚之声。法农以充满感情而又冷静的笔触,诉说黑人如何在殖民主义中失去他的主体性,直到他的身体、欲望和日常行为完全向白人世界臣服,渴望将自己提升到白人的位置,一心寻求白人的认可,以证明自身的存在和价值。法农以精神病理
正如费孝通先生想成为“AwildhorseinthefieldofAnthropology”。田野调查作为民族学人类学专业的“成人礼”,是每一位新生民族学人类学初学者所要经历的。如何巧妙地进入田野?如何描述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何抓住田野中的新奇点?如何呈现生动有趣的田野故事及抒发因境生情的感受?这是每一位初入田野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