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与营养品质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被誉为“牧草之王”,具有产草量高、品质优良、适应性强、适口性好,并且还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具有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等功能。本书总结了作者及其团队近10年在陕北农牧交错区紫花苜蓿引种后的萌发特性、抗性指标、生物学特性与营养品质等综合性状
本书基于编者多年来对野生大豆耐盐碱基因挖掘和机制研究,全面系统地综述了蛋白激酶调控野生大豆盐碱胁迫应答的功能和机理研究进展,既具科普性,又反映当今国内外研究前沿。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了我国耐盐碱野生大豆资源,以及盐碱胁迫对野生大豆形态和生理代谢的影响;第三章到第六章聚焦蛋白激酶,首先简要介绍了大豆蛋白激酶超
本书基于转录组学分析草地早熟禾响应水氮胁迫的研究,阐述了草地早熟禾NRT1家族成员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草地早熟禾NRT2家族成员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以及水氮处理对草地早熟禾胚型愈伤组织的影响。本书采用单一氮素或单一干旱及水氮互作胁迫,研究草地早熟禾硝酸盐转运特性,筛选和挖掘耐氮耐旱的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深入分析和探究草地
作者研究团队历经10余年,对重庆市饲用植物资源调查、收集、分类、鉴定,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参考前人的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全书分为两个篇章,第一篇章重点描述了饲用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范围、生境和饲用价值等,从饲用植物鉴定以及饲料质量安全体系的角度,编入了饲料卫生质量控制及管理等内容。第二篇章重点介绍了饲料中各
本书内容讲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畜禽养殖的要求已不再满足于数量的增产,也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质高的畜禽一定是健康的畜禽。n-3多不饱和脂肪酸、硒等功能性物质对畜禽乃至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已经表明n-3PUFA不仅为机体活动提供能量,其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癌症、非酒精性脂肪肝、
本书收集整理了广西草地饲用植物173科共1346种,包括禾本科248种、豆科186种、莎草科60种、菊科83种、大戟科37种,并分别介绍了每种植物的生境、性状、分布和饲用价值,同时对每种植物的适口性进行了划分。书中还对部分植物的药用价值进行了介绍,并列举了104种有毒有害植物。
本书以国家公益性行业项目“苜蓿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为依托,围绕苜蓿生产中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在我国黄淮海平原、东北寒冷地区、内蒙古高原、西北荒漠灌区等苜蓿主要种植区完成了适宜苜蓿品种的筛选、当家品种高效根瘤菌菌株筛选、种植密度调控、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刈割调控苜蓿质量等技术研究。
本书共11章,内容包括马蔺种质资源研究概述,马蔺叶片形态解剖特征,马蔺花器官表型特征及色素分析,马蔺种质资源同工酶特征分析,马蔺种质资源抗旱性、耐盐性、耐镉性和耐锌性综合评价,马蔺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马蔺组培快繁再生体系建立,马蔺液泡膜H+-PPase基因IlVP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本书集中展示了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六市(区)盐碱地开发利用模式与实践创新成果,提出了科学开发利用的新导则。过去,盐碱地开发利用有盲目性,扩张开发意识强烈,保护性开发程度不高,存在投资过大、效果不佳及可持续不强等问题。通过集中展示不同区域盐碱地开发利用模式,让读者从实际案例和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入了解尊重自然规律并把
本书收录海南地区乡土野生禾本科植物235份。其中每一种植物都附有种子插图,有汉名、重要别名、拉丁文名、简明扼要的特征描述,有产地和分布地区;对有经济意义的种,在经济用途上也加以了叙述。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野生牧草资源丰富,有天然饲用植物1.5万种,常被家畜采食利用的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苋科和菊科等牧草有数百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