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材料研究前沿报告. 2024
本书聚焦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碳量子点及单壁碳纳米管等碳基材料的生物传感特性,介绍相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系统探讨其在医药、生物体内的传感分析。通过构建GOQDs@apt荧光探针实现磺胺二甲嘧啶痕量检测,开发DNA杂交生物传感器用于转基因nos序列识别,建立碳量子点-FRET体系完成小麦钾离子及胰岛素灵敏检测。实验数据验证了
《功能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共8章,所涉及的功能材料全面覆盖金属、非金属、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性能测试方法涉及材料的电、磁、声、光、热等基本功能性能的测试技术。此外,面向新能源、光电催化等新兴领域,本书也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催化性能的测试技术纳入其中,形成本书的特色内容。本书介绍各种方法的基本测试原理、测试仪器、测试过程及分
《功能材料基础》是由十余所高校共同为功能材料专业学生编写的一本专业基础理论教材。全书的显著特点是以“电子运动”为主线,统一贯穿各功能原理。 第1章概论,介绍功能材料概念和分类等,并引出了功能物理电子运动起源。第2章功能材料电子理论,是本书的核心章节,深入阐述材料功能来源的原子结构到能带理论等微观电子基础,并将电子运动与
材料物理是物理学和材料学的交叉学科。本教材力图从物理角度说明材料的微观结构、组织、基本粒子运动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讲述基本机理机制,注重强化基础性和前沿性的结合。全书共分8章,第1章从量子力学出发,解析波函数、统计方法和能带理论;第2章分析晶体缺陷类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第3章探讨晶格振动与热力学特性;第4章分类讨论磁性机
中国新材料技术应用报告(2024)
中国新材料科学普及报告(2024)——走近前沿新材料6
以新工科发展和建设为标准,以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加深材料化学各专业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化学基础性实验、综合与设计性实验、校企合作开发实验、附录(常用仪器设备简介)四个模块。涵盖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结构、性能表征等方面的实验内容,
《材料力学性能》是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书中主要介绍在不同载荷与环境条件下材料的力学行为、机理及其力学性能评价方法,具体涵盖材料的静载、冲击、疲劳、高温、应力腐蚀与磨损等。全书除绪论外,共分9章,前8章为理论学习内容,第9章为课程试验内容。本书理论学习阐述结合了大量实例,以便于读者理解;同时介绍了研
高等学校教材《材料成形原理》系统阐述了材料成形的核心理论与应用,涵盖液态金属结构、凝固理论与温度场、结晶动力学与组织控制、铸件组织及缺陷控制、焊接冶金与性能等关键内容。本书为材料成形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从基础理论延伸至实际工艺;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热力学、动力学、传热学等知识;融入思政元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