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型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其职业发展演进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本书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技能型劳动者的新要求,以及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背景,以人与环境共生思想,建构劳动者职业演进共生理论模型,采用文献分析、政策研究、跨案例比较、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劳动者职业演进
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是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其过程—有机哲学引领了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展开,在继承传统形而上精神的基础上,批判现代性思想并超越现代性,据此形成的教育思想同样在教育思想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怀特海构建了过程—有机教育思想,对人及其本真存在的沉思是怀特海
2025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关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制造业强国、产业强国和科技自立自强等重大战略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选取职业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职业教育
本书基于马克思话语理论,结合国家关于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全国部分高校的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设计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使用SPSS和Mplus等软件分析工具,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差异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现状分析,探究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的现存问题以及成
本书结合核心素养的时代和政策背景、公共知识转化学生个体素养的需要以及学生课程理解现状亟待改变的需要,认为当前学生课程理解有必要走向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课程理解,进而提出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课程理解这一研究问题。同时,还探讨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课程理解的内涵、特征、内容及价值诉求,揭示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内在本质。确立了指向核
本书研究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遵循研究的逻辑进路及研究的聚焦性,从理论基础、家校沟通、亲子沟通三个维度提炼主题,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与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探索。理论基础篇主要分析家庭、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的内涵特征、发展历程及国际经验;家校沟通篇重点探讨家长委员会建设、家长学
科研合作是学术社会中普遍而重要的行为,也是开展创新性及突破性科研工作的主要形式。对科研人员之间多元合作关系的深入研究可以有效驱动创新发展,促进学科融合,推动科技进步。学术网络中的多元合作关系分析与挖掘作为跨网络科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热点研究问题,现在仍面临缺乏普适模型、多元合作关系识别困难等种种挑战。本书将
围绕“高校临床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内涵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本研究以临床教师教育观为中心,以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胜任力冰山模型和佐藤学的“学习的三位一体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顺序探究型”混合研究,将模型的构建过程分为层层递进的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通过临床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的质性建构,使模型具有专家效度;第二阶段通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开展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本书基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2011至2019年期间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运用计量回归的方法,辅之以对高校毕业生
当前,大学生在就业时会遭遇“第一学历歧视”,即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为985或211高校毕业生,否则不予考虑。“第一学历歧视”之所以存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存在胜任力学校污名,即认为非985、211高校大学生工作胜任力不如985、211高校大学生,985、211高校大学生工作胜任力强,而非985、211高校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