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概述化学合成农药的发展概况、有机化合物的价键结构及性质、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酸碱理论在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以及有机化合物结构异构与农药活性的关系等内容的基础上,分别系统介绍了具有除草活性、杀虫活性、杀菌活性、植物生长活性等化合物的合成技术,包括相关的重要反应、示例性的合成实例和先进合成技术等内容,特别是对农药产品
本书以“新颖、系统、权威”为主旨,介绍了靶标昆虫的准确识别、发生发展、预测预报、抗性治理、防控策略和杀虫剂的类型划分、作用机理等基础知识,介绍了杀虫剂产品特性、使用技术,涉及包括卫生杀虫剂在内的已获登记杀虫剂产品逾42000个,其中单剂约27000个、混剂约15000个;涉及杀虫剂品种逾760个,其中无机、有机、生物杀
本书是作者团队多年来从事黄皮植物农药活性成分研究成果的总结,介绍了从黄皮植物中提取、分离杀虫、杀菌、杀植物线虫和具除草作用的多种农药活性成分的方法,相关农药活性成分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以及药效等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从黄皮种子中分离的活性化合物黄皮新肉桂酰胺B的杀虫、杀螨、杀蚊幼虫、杀菌、杀植物线虫等优异的生物活性,研制
本书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LawrenceI.Gilbert教授、加州大学河边分校的SarjeetS.Gill教授编著,对除有机磷类和氨基酸盐类杀虫剂之外的主要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茚虫威等钠离子通道抑制剂、昆虫生长与发育干扰剂类、印楝素、多杀菌素、苏云金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发光杆菌毒素、致病杆菌毒素、
本书结合农药分子设计与结构优化的成功案例剖析,介绍了分子多样性与相似性、药效团与优势结构、生物电子等排、局部修饰等特有重要概念与方法的内涵及应用,以及拼合与简化、农药活性化合物分子骨架构建、基于片段的农药分子设计与优化、老树新花、他山之石等策略解析,阐述了农药分子设计与结构优化常用方法与方略,揭示了农药分子设计与结构优
本书论述了化学农药毒理学的生物化学机理。第一章至第六章主要介绍了农药生物化学原理,包括农药代谢、选择毒性、创制新农药和毒理、药理的生物化学;第七章至第十五章分别论述了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线虫剂和杀鼠剂以及治理农药抗性的生物化学机理,其中,第八章和第九章重点介绍了光活化农药和害虫行为控制剂的生物化学
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在概述农药剂型的概念、组成及配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各种主流剂型的相关理论知识、加工工艺及设备、质量技术控制指标和测定方法,及其在农药加工中的应用技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删除了微乳剂、水乳剂及省力化剂型等内容,增加了可溶液剂、干悬浮剂、包埋颗粒剂、药肥颗粒剂、无人机施药技术及农药智能制造等内容,修订更新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精选农药品种339个(收集至2021年3月),其中除草剂26类共计270个、除草剂安全剂13个、植物生长调剂剂56个,系统介绍了各农药品种的创制经纬、产品简介(包括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CAS登录号、化学名称、理化性质、毒性、生态效应、环境行为、制剂、主要生产商、作用机理等)、应用(包括适宜作物
本书以功能微生物为对象,根据现代农业土壤健康的需求,对其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常见微生物菌剂的类型及功能、新型微生物菌剂及其生物学特点、微生物菌剂、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进行了系统阐述。全书主要介绍了开发微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的重要意义;微生物与农业的关系;微生物菌剂的分类和功能;新型功能微生物菌如纤维素分解菌、降Cr菌、
本书在概述农药常量分析与农药残留分析所涉及到的样品采集与储藏、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等内容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农药理化性质分析、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农药标准、分析方法确认与农药分析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另外,还阐述了国内外农药登记管理、农药登记中的资料要求、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建立与应用以及农药残留风险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