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沪上专家学者关于上海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合集。为了促进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原《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更名为“上海文化遗产发展报告”,同时关注非物质与物质两种形态的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分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江南文化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的认同与实践研究”“传统工艺遗产传承研究”“长江渔文化遗产研究”四个栏目。本书
本书是一部以洪水为研究对象的环境史著作,具体描述了中国1931年发生的长江洪水的历史状况和环境影响。通过史料挖掘与铺陈,一方面解释了洪水对当地带来的生态和经济影响,另一方面讲述了人们对洪水的应对。本书试图以这场洪水作为出发点,考察了中国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发生洪水的历史脉络、人与洪水关系的变化、人们对抗和引导洪水的活动,进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浦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本书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史为主题,围绕上海浦东的历史、开放、发展选材,涉及上海浦东历史的方方面,资料详实可靠,语言凝练,表述得当,为学界了解上海浦东历史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史学参考。既是一部书写浦东开发开放的大众读物,也是一部展现上海浦东发展变迁的史料宝库。在宣传浦东地方文化
《秘书监志》,又称《元秘书志》、《秘书志》,全书十一卷,内容分以职制、禄秩、印章、廨宇、公移、分监、什物、纸札、食本、公使、守兵、工匠、杂录、纂修、秘书库、司天监、兴文署、进贺、题名等十九门,为元代官修政书。元末至正(1341-1368)年间王士点、商企翁编撰。本书向以钞本传世,是一部汇集元代秘书监及其隶属机构天文台的
《历代名画记》为唐张彦远所撰,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绘画通史。张彦远以其独有的真见灼识,在上至先秦,下迄晚唐的历史时段中,向读者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弘大而广博的天地,其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承载先生对此部名著进行了详细译注,成《历代名画记译注》一书,体例合理,文字晓畅,大大方便了读者了解中
格尔茨在本书中以个案研究的形式描绘了东南亚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一种国家形态,并将它与近代以来的现代国家形态和理念交相映照。他沿着马克斯?韦伯式的理路,从历史资料和田野经验中建构了一种“剧场”式的国家形态:各种大大小小的国王以自身的地位、礼仪和形象为根基,营造出相应的国家形象,其中疆界等现代国家中的关键因素反而不是那么核心的
熊得山是近代一位民主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传播者,一生从事革命事业,同时潜心钻研中国社会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参与社会论战,留下了不少社会史研究著作和马克思主义译著。本书收录了熊得山三部代表性作品:《中国社会史研究》《社会问题》《社会思想》。《中国社会史研究》驶入从对中国社会史的剖析中探寻中国革命的出路;《社会问题》集中
《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由我国知名阿拉伯史专家王铁铮教授主编,共8种,包括《埃及史》《阿尔及利亚史》《利比亚史》《摩洛哥史》《突尼斯史》《苏丹史》《毛里塔尼亚史》《索马里、吉布提、科摩罗史》。本书采用国家通史的体例,以历史叙述方式,全面展示了非洲阿拉伯国家自古迄今的历史
本稿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所办集刊,一年四期。内容为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前沿论文及述评。时段为中古隋唐到宋代、明代。常设栏目为专论、书评等。
本集刊是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室等单位所办专刊,集中展示了元史研究的重要前沿成果。此为第39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