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自出版以来,深受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教学反响,并于2016年入选十二五江苏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根据当前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形势和要求,我们计划修订2016年版,形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下简称《选读》),将之打造成为历史梳理与当代归纳兼顾,
(1)以20世纪分析哲学的一个重要思想事实本体论为研究对象,该立场主张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物的总和,基本(原子)事实是组成实在的基本实体。针对这一本体论思想的来龙去脉做哲学史的探讨,研究三位代表性的哲学家(罗素、早期维特根斯坦、阿姆斯特朗)的事实思想。(2)在批判事实本体论、考察人类语言活动和科学实践、总结当代分析哲学
“没有哪位当代社会理论家比迈克·费瑟斯通对批判理论、消费文化和后现代领域的研究更出色。”这部当代经典著作将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消费文化带入了社会科学理论图景,第一次系统性和开创性地讨论了消费文化和流行文化、后现代生活方式、全球化多样性等主题,不仅说明了后现代是什么,还展示了它是怎样运作的。作者对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的历史
把生命教育作为战略主题写入其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至今已经走过9个年头,2020年也是收官之年。为了加快、加大生命教育的应用研究与实践的步伐,也为了向教育传递更多更好的生命气息,我们在13年的生命教育教学的实践基础上,面向师范生推出了这本生命教育教材,旨在唤醒他们生命的意识,启
本书将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求、流行性疫情成为常态的新时代社现实、“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新时代医学精神培育等角度出发阐述新时代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以形成探索建立生命教育的“课程思政”第一课堂,挖掘生命教育“仁爱文化”第二课堂、组织生命教育“职业实践”第三课堂为核心内容的“五位一体”生命教育融入专业
本书梳理了现象学家马克斯·舍勒在《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一书中,从感受行为分析到对人格共同体研究的思想路径。研究了舍勒的关于行为一般理论,揭示了价值的感受行为在舍勒思想中是最根本的奠基性行为;研究感受行为的本质结构,表明舍勒通过现象学还原出了价值先天领域,并对所有价值进行了分类和等级排序,同时也对相应的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几十年来的历史表明,我们能够而且应当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当中,获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资源。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理观点在中国学术思想界的播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推进,以及与
《实用主义研究》(集刊)每年出版一期。作为一个供国内外学者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集刊将及时反映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实用主义和美国思想文化研究成果,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界对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深度的探讨和建设性的合作 。 本辑主题为“心智的生命观”,探讨实用主义在预测心智方面的应用。本辑所选论文既有国内学者的专题研究,也有国外知
本书首先论述了进行理性批判的原因。作者认为,理性批判本身就是一种科学,且含有能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的一套完整而有据的方案。其次,书中指出了纯粹理性批判的定义、对象、出发点以及批判的范嗣。最后,书中又提到了理性批判应该遵循的原理及其意义。康德不仅在书中论述了数学、自然科学是怎样成为科学的,而且提出哲学也应该模仿自然科学走上
本书是一部关于心理学家弗洛姆的思想的综合性述评之作,由国内一流心理学学者执笔。本书抓住弗洛姆思想的精髓--人本主义,将其观点掰开了、揉碎了一一讲解,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对想要了解人本主义心理学或弗洛姆的思想的读者来说,本书提供了一次难能可贵的全景式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