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复初是清朝末期著名的经师、阿訇,其汉文著述在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其特殊的价值,已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本书系统梳理了马复初从事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其汉文著述情况,深入细致地解析了马复初的主要汉文著述的主旨思想、著述方法。马复初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以浅显形式阐释伊斯兰信仰;提出六信,确立中国伊斯兰教表述信
本书是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为全国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编写的宗教宣讲指导用书。内容以倡导我国穆斯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包括“做一名具有爱国情怀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倡导平等”“做一个友善待人的穆斯林”等篇目,加强正面引导,弘扬我国伊斯兰教历史上形成的爱国、和平、中道的主旋律,凝心聚力,服务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回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伊斯兰教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纽带作用,有着深远的影响。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随着经堂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明清之际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穆斯林学者,他们学识渊博、淹通典籍,借鉴并吸收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精华
《中国回教史》初版于1940年,体例“按代编制”,从中国伊斯兰教史实出发,对我国各个时期(截至民国二十六年)伊斯兰教的传播及穆斯林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贡献,以及各个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均作了详尽的阐述,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的重要参考书。 具体而言,本书第一章从伊斯兰教的起源
自17世纪至19世纪,穆斯林在西部非洲发起一波声势浩大的伊斯兰吉哈德运动(又称圣战运动),建立了一系列的伊斯兰政权。尤其是19世纪,在当今尼日利亚北部,穆斯林建立了强大的哈里发国家,标志着吉哈德运动达到。这次吉哈德运动,极大的改变了西部非洲的宗教、文化与政治景观。西非伊斯兰教实现了从被动向主动,从少数到多数的转变。这次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表现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上海市政府对上海伊斯兰教发展所作的努力,向伊斯兰教界表达的理解和关心,表现伊斯兰教界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和帮助,对国家平安兴盛所尽的心力。与此同时,也是整理和回顾上海近40年来的伊斯兰教事业。
伊斯兰复兴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斯兰力量发动的复兴伊斯兰信仰、文化、政治理想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政治社会运动。奥斯曼帝国教俗合一的历史传统、官方与民间宗教的二元并立,凯末尔政权均质化的现代化建构和中心与边缘的文化断裂构成伊斯兰复兴的背景。伊斯兰教育、传媒、知识阶层的兴起,苏非教团和新苏非主义运动的活跃,构成伊斯兰文
激进主义一直是一股穆斯林世界的破坏性力量,成为伊斯兰教的肘腋之患,流毒千余年,今后还要和我们如影随形地伴生下去。鉴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梳理漫长的穆斯林激进主义历史演进轨迹,探寻其背后实现不同时代传承的激进理论家和践行家的言行,目的不是渲染激进思想及其行为,而是力求提供一份能够正确把脉激进势力历史发展趋
不管从政治和思想角度,还是从文化角度来看,伊斯兰社会与西方社会的关系确实是当今世界*根本也是*敏感的问题之一。本书梳理了伊斯兰社会与西方社会关系发展历史的主线,关注和分析了那些游离于主线之外并常常被忽略的细节和差异,回顾了漫长历史进程中伊斯兰社会与西方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比较全面、客观、辩证地展现了伊斯兰社会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由世界伊斯兰教和中国伊斯兰教两大部分条目组成。其基本内容包括:伊斯兰教传播、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基本信仰、经训典籍、教义学说及社会思潮、教法制度和礼仪、派别与社团组织、中外人物、历史事项、圣地寺院和古迹、各国伊斯兰教及传播地区、文化教育、主要穆斯林民族、常用术语等部分。在伊斯兰文化方面,介绍了伊斯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