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俄国东正教会的分裂运动是俄国宗教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1653年牧首尼康对俄国东正教经书和仪式进行了重大改革,包括以三指画十字替代以前的两指画十字,以及改变了耶稣之名的书写方式等。这些改革引起了部分神职人员和广大教徒的强烈不满,最终,反对尼康改革、坚持俄国旧礼仪的信徒从统一的教会分离出来,被称为“分裂派”或“
本书稿由上海住总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公司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艺研究室主任高臻主编。嘉兴市天主教堂,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紫阳街55号,是一座具有意大利哥特式风格的西洋建筑。本书稿围绕嘉兴市天主教堂修缮项目,从该教堂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出发,对本次修缮过程做了全面回顾,并对其中的特色工艺、重点部位
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的著名研究至今仍魅力不减。他在探讨西方现代主义的独特性上,首先探索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根基与前提。文中所提及的新教伦理,是典型的西方经济活动形式的根源之一,它为资本主义提供了理想的基础,满足了广泛的需求。在这本全集中,韦伯论述了两个重要问题: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本质以及社会伦理与经济行为的关系
《理性时代》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涉及耶稣和他的历史、基督神学和真正的神学、《圣经》的属性、论基督教义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改革建议、基督教义和自然神论的宗教教义之比较等;第二部分通过《旧约》与《新约》对《圣经》提出了文本上的质疑。潘恩所倡导的理性恰恰是人类社会稀缺的资源,不论过去、今天还是未来都需要人们警醒。正如潘恩在本
朋霍费尔在39岁时即因反对希特勒被捕,最终不幸遇难,但他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和挑战性的思想家;作者尼克尔斯以朋霍费尔的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他并非一位空洞的理论家,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杰出榜样。朋霍费尔谦卑、英勇的言行活生生地演绎了真正的人生智慧和生命如何源自十架,为这世界。
《中国化与大公性双重张力下中国天主教会》一书以中国化与大公性双重张力下的当代中国天主教为论域,全书点面结合,侧重考察和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天主教在中国化和大公性双重维度内的自身建构与路径探索。 全书在结构上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编综观篇:1978-2012年中国天主教实体发展与文化主体建设; 第二编田野篇:天主教中国化
本书重点突出作家创作中的自由与爱的人学主义思想,从知识分子启示录和新宗教意识的角度研究其宗教话语的表达机制,选择重要的文学作品,如早期的代表性作品,以及后期的所谓“五大思想小说”(即《罪与罚》、《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来进行实例剖析,同时,也带着问题意识深入考察作家反对环境决定论的宗教本体论缘
《马丁·路德年谱》采用中国传统的史学方法,将路德置于宗教改革这一大的历史框架之下,考证路德的生平细节、思想演变以及与同时代人的交往、书信往来,用逐年逐月逐日记载的年谱形式展现出来,由此全面展示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的发展历程、社会交往及其影响的发生史。本书第一部分是谱前:对15世纪末德意志的社会背景和路德家庭情况进行介绍。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是国家十二五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主编,汇集了国内众多高校学者参与其中。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出版辑六册与第二辑八册,共收录相关文献五十余种。第三辑遴选收录明清时期传教士汉籍文献13种,其中《神鬼正纪》《日晷图法》等多种重要文献为首次整理出版:高一志《神鬼正纪》一书,该书是明清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西文化交流新一页、皇宫中的洋教士、明清之际的中国文人与传教士、西方天文化历算传入中国、从《山海舆地全图》到《中国新图》、穷理学:西洋学问之总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