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典的古老哲学著作,用散文或韵文阐发印度教最古老的吠陀文献的思辨著作。已知的奥义书约有108种之多,记载印度教历代导师和圣人的观点。奥义书顾名思义,即具有深刻含义的典籍,是千年不衰的印度圣书。不仅是古代印度圣贤对弟子进行传道授业的秘传,而且是印度人思考自我和宇宙的源泉。印度的宗教哲学多是从奥义书发展而来,千百年来对
《论知识》是迈蒙尼德编修的犹太法典《律法再述》14篇中的首篇,其内容包括关于律法之根基的律法、关于德性的律法、关于律法学习的律法、关于星辰及偶像崇拜的律法、关于忏悔的律法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之下又列出数量不等的多条诫命。迈蒙尼德认为他在《论知识》中囊括了先知摩西所教导的构成信仰根基的诫命及原理,而所有这些内容是一个人理解
本书收录布伯在40年间先后发表的12篇演讲,分为“早期演讲(1909-1918)”和“晚期演讲(1939-1951)”两个部分。所有文章都围绕着“复兴犹太教”这一中心思想,通过对传统犹太教进行反思和批判,提出了他所主张的犹太教的3项“真正任务”:显示人与上帝之间的对话关系;确立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的统一;使我们与万物的关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办的论文集,由著名犹太问题学者傅有德主编,已连续出版18辑,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本书涉及犹太历史、犹太哲学、犹太文化、犹太教经典与诠释、宗教比较与对话、宗教与科学等,作者均系本领域内重要学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
《密释纳》是拉比犹太教口传律法经典的核心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初,在《希伯来*》和《塔木德》之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内容几乎包括犹太人日常生活和宗教生活的全部准则和伦理规范,在犹太历史、哲学、宗教、经济、文化和世俗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犹太民族的生存和犹太思维模式的型塑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保持巨大影响
本书是利奥拜克在宗教史和宗教哲学方面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对《*经》《塔木德》和古代拉比文献的研究和解读,从实践理性的角度分析了犹太教作为伦理一神教的本质和诸如先知、启示等犹太教的重要元素,论述了犹太教以信仰上帝和信仰人为重要支点的基本观念,阐明了犹太教的主要任务,并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由宗教神学思想。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办的论文集,由著名犹太问题学者傅有德主编,已连续出版15辑,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本书涉及犹太历史、犹太哲学、犹太文化、犹太教经典与诠释、宗教比较与对话、宗教与科学等,作者均系本领域内重要学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书系”(第2辑)之一,从不同方面探讨丝绸之路的兴衰演进及沿线地区历史、宗教、语言、艺术等文化遗存。《摩尼光佛》是新近于福建霞浦发现的宋代或宋元之交摩尼教文献之一,由长达83页的文字组成,主题在于请福和度亡。本书借用佛教典故,甚至借用佛教的艺术表现符号,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形式的
2008年以来,福建霞浦上万村、屏南降龙村一带发现了大量摩尼教文献、文物,对霞浦摩尼教历史、文化与文献的研究,一时成为学界的热点。本书主要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研究霞浦摩尼教历史、文化、宗教仪式等内容,中编阐述霞浦摩尼教遗存踏查情况,进行文献研究,下编以摩尼教文献的整理与刊布为主,内容有《祷雨疏》《冥福请佛文》《点灯七层
密释纳》是拉比犹太教口传律法经典的核心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初,在《希伯来圣经》和《塔木德》之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内容几乎包括犹太人日常生活和宗教生活的全部准则和伦理规范,在犹太历史、哲学、宗教、经济、文化和世俗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犹太民族的生存和犹太思维模式的型塑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保持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