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国民政府对外交涉收回领事裁判权之际,上海的公共租界发生寿圣庵事件,湖社与住持为了道契的保管,打了数年官司。由于道契受到外国法律的保障,价值非比寻常,湖社遂为此与寿圣庵住持兴讼。在原告被告法庭上的对质、双方律师的参与辩护、法官的推敲和判决,以及审判流程等方面,皆体现了中国近现代化的缩影。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临时约法
《中国非营利评论》是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办的集刊,以中国非营利事业和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本书是第28卷,笔谈部分以“第三次分配”为题,内容涉及第三次分配的内涵与意义、第三次分配在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中的潜力、第三次分配的作用路径等;主题论文是“慈善捐赠”,分别探讨了慈善捐赠中的捐赠者个体的心理视角、传播行为、信任以及税
本书基于对先行走出去的社会组织的案例研究和公益项目评估的积累,搭建专业的分析框架,在路径体系、共享价值和专业能力方面进行了深度的分析,试图对社会组织走出去中的一些问题提供整体性的分析视角,旨在帮助政府部门、企业、资助方和实践者更清晰地梳理社会组织走出去的优势与挑战,促使一些行动者从源头产生质变。
本书主题论文涉及国际网络公益、公共服务购买模式与社工离职意向的关系、非营利法人分类体系构建、社区团队提升社会资本的经验观察、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向社会企业转型等问题;书评基于《公益组织治理:来自全球的经验》一书,分析了全球范围内多国公益组织的治理经验;访谈录介绍了上海海布社工师事务所马世婧理事长从事社工行业的心路历程,呈
本书专栏论文探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和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主题论文涉及组织嵌入对公益组织员工离开意愿的影响、互联网募捐及其规范治理以及基于三圈互动机制的脱贫攻坚之路;书评部分通过《草根组织》一书分析了草根组织的由来、发展与经验;访谈录介绍了泰安市泰山小荷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展现了其由来以及帮扶弱势群体的公益之路,并专访
本书所指群团组织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共青团、妇联和工会等组织。作者在对传统基层政治组织社会基础、组织生成、组织运行、组织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群团组织已从单位政治组织转型为社会政治组织,并提出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总体目标和总体思路,作者运用国家/社会的分析范式描绘群团组织培育发展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内在逻辑,提出
《中国非营利评论》是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办的集刊,以中国非营利事业和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本书是第27卷,以慈善文化为主题,探讨慈善的文化与理论基础,内容涉及公益慈善的国别比较框架、中国特色的爱国慈善、儒商慈善以及西方家族慈善,希望能在中西方的比较视野下,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理论基础和发展道路提供一些启发。
本书主题论文涉及对社会组织政策的分析与评估、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利益相关者博弈过程、近代以来政社协同治理疫灾危机、高层次移民社会适应策略等问题;书评分别基于图书分析社会企业如何响应复杂性制度构建和探讨对理解非营利组织和推动非营利组织专业化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访谈录分别介绍了深圳市见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上海星舍公益基金会在助
.该书为中国现代教育社团史丛书的分册之一。该书主要介绍了少年中国学会的历史和变迁。全书共7章,以及绪论、附录、结语、后记等,分别介绍了少年中国学会的筹备与成立、少年中国学会的发展历程、少年中国学会的主要活动、少年中国的理想与运动、少年中国学会的分裂与瓦解等等。该书对少年中国学会做了准确、完整的表述,完整写出了少年中国学
本书旨在系统梳理、研究影响中国和东盟合作的主要政党和社会团体的情况,细致分析其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意愿、诉求、动力基础和实现机制,综合研判东盟国家主要政党和社会团体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等,并就“如何发掘东南亚政党和社会团体的积极作用,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关系,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操作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