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互联网法律观察(2020-2021)》是由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组织编写的、针对当下互联网领域最关切的热点法律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的学术报告。 《全球互联网法律观察(2020-2021)》由2022年6月18日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和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联合举办的
广州大学法学院创办的《数字法学》以“关注数字法律前沿问题、促进数字社会法治化”为宗旨,集中展示优秀的数字法学理论最新研究成果,以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致力于数字法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数字时代的法律发展、数字社会的法治化尽绵薄之力。第1辑设“数字法学基础理论”“数字治理法治化”“数字技术法律
行政法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应用型学科,案例研究方法也是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除基本的行政法学理论学习之外,关联领域法学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注重司法实务能力的培育。通过行政法典型案例的研究与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行政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和研究司法实务中的典型案例,可以
《当代金融法研究》第4卷(民法典时代的金融法专辑)反映了2020年5月我国《民法典》出台以来,国内金融法学、法律界学习研究执行《民法典》的最新理论成果与实践效果,以及围绕《民法典》展开金融法学术活动的动态。由上海市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和陕西省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民法典》与现代金融法制系列学术论坛”,各地金融法
本书为作者承担的同名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项目号:16XFX020)的最终研究成果。本书由引论、上篇、中篇、下篇、结论五大部分组成。引论为项目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上篇为基础性的制度本源问题,包括知识产权与人权的基本概念、制度特征、历史发展、本质定性、关系探究等问题;中篇为实践性的制度关系问题,探讨知识产权与
本书由北京仲裁委员会组编,以关注、探讨我国仲裁制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为宗旨,包含国内外法律及仲裁领域专家关于仲裁案件的主要观点及论述,本辑分为“特载”“专论”“比较研究”三个专题。这些论文的研究题材主要围绕2021年商事仲裁中文文献综述、2021年关于中国仲裁和争议解决的英文文献综述、国际仲裁早期驳回程序研究、
本书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危机为背景,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经济低碳化发展为方向,并重点分析“双碳”目标的影响及其实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机制,尤其是金融法制保障。在分析碳金融制度的基础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及其相关制度的基础上,从法学及相关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碳金融及其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及意义。继而,本书从法学
本书通过探究知识产权非实施行为形成的法理基础及借鉴域外国家治理的有效经验,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在立法、司法、行政三个方面规制知识产权非实施行为,力图纠正借助诉讼牟利的不正之风,恢复知识产权激励创新的初始功能。
本书通过对国内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分析,提出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中的版权保障机制,梳理图书馆在进行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各环节的 侵权风险,进而分析与总结版权风险防范的流程,提出通过法律和技术等手段加强风险预控,并对版权侵权行为发生的风险消解提出了建议。
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给社会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新科技犯罪、化解社会安全风险,成为犯罪学领域研究的一个前沿话题。 本书在宏观介绍犯罪科学及其与犯罪学的关系的基础上,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生物识别技术、3D打印技术、无人机、暗网、棋牌游戏APP、网络直播、网约车等新技术、新场域、新业态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