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供给国际公共产品对中国和国际社会而言,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本书从国际公共产品理论概述出发,在对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框架进行解构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特点与挑战,以全球气候治理为例讨论了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博弈策略与身份变迁,提出中国应通过创新供给模式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2016年7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2017年9月以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和修订了30项资产评估准则。为了顺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我们据此出版了
本书是深圳市商事制度改革事业的回顾与展望,全面总结经验,从而未进一步深化改革视野提供借鉴。商事制度改革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商事登记环节的改革,又称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主要包括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二是登记之后的监管措施改革,主要体现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不管是深圳还是全国的改革,都是从登
国际公共产品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持国际体系运转和国际秩序稳定的基本条件和保障。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全球气候变暖、金融危机、恐怖主义、重大突发疾病传播等全球性公共问题大量增生,亟待国际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来解决。本书在对二战后国际公共产品供求体系历史考察基础上,深入分析21世纪以来国际公共产品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在本书中,斯蒂格利茨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指出新古典模型关于竞争市场经济的观点是有问题的。在不对称信息和不完备市场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模型,该模型不仅为洞察市场经济运行拓宽了理论视角,而且为转型经济中的体制设计和政策选择提供了有启发性的思路。作者对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做出了新颖独
本书聚焦“优化国家创新治理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主题展开系统分析,多角度分析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生成机制,提出优化国家创新治理体系建议。提出“国家创新力”概念,从创新链视角将国家创新力分解为科学创造力、技术开发力和产业发展力进行测度,并从创新实力和创新效力两个维度刻画,构建了国家创新力多层次多维度分析框架,有助于多方
《资产评估学——理论与实务》从理论到实践,由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两大部分构成,其中绪论介绍资产评估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资产评估的各项要素,是学习资产评估的基础。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是理论部分的核心,本书具体介绍了资产评估的三种方法和应用条件;实务部分则根据不同资产(流动资产、机器设备、房地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企业价值和其
当前,新的商业形态、商业模式、商业思潮不断涌现,如何使学生能适应这个多样化的商业环境,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素养与应用能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书以工商管理专业为背景,以实践教学为抓手,以品牌管理,营销策划、创新管理为主题,运用大量的实践教学案例,以学生为中心嵌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行动中学习、探究并掌握知
我国正在进入体验市场阶段,面对新消费时代的来临,上海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一直致力于和上海市级一流专业的建设,注重聚焦特色、坚持产教融合、对接国际一流,结合新商科、新技术的发展开展一流商科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日益受到社会的认可与好评。学生的科研成果是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本论文集选自上海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优
本次修订仍然按照资产评估基本理论与方法、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在各类资产评估中的应用以及资产评估管理与规范的体系安排章节。全书共分14章,其中第1章至第6章主要介绍资产评估基本理论与方法,第7章至第12章主要介绍资产评估操作程序和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在各类主要资产评估中的应用,第13章至第14章主要介绍资产评估报告以及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