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邀请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为主的校史专家,以简明、生动的笔调,较多采用小故事的形式,并配插图片和二维码(内含图像资料),立体地讲述、反映南京大学的历史沿革、著名校长、名师教授、著名校友、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成果、校园文物景点等,供校内外校友和每年新生入学教育使用,以助了解南大历史,激发爱校情怀。
大学生安全与应急手册
本书立足新时代的新使命和新要求,提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使大学生在明确革命文化的生成机理和时代价值的过程中,自觉自愿地弘扬革命文化,对于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精神,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应当在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两大目标的基础上,
本书以高校实践育人理论探索和模式创新为引导,按照“实践-理论-实践“的问题研究思路,以探索和实践为印证,以概念内涵丰富和模式重构为基础,从实践教学模式、社会实践模式、创新创业模式、劳动实践模式、军事训练模式、校园活动模式等六个方面对实践育人模式进行了解构和建构,将理论和实践融合、案例与解读融合、问题与方案融合,特色与发
“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需从本、原、用三个层次论“道”。其思想性是“本”,本质上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道之以政”,实现其合政治性与合目的性。其理论性是“原”,阐明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结构层次、逻辑及教育规律,“察迩来远”,确保其科学性与真理性。其亲和力和针对性是“用”,考察其现状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高校带领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前沿科学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因此,构建高校科技治理体系、提升高校科技治理能力,是完善高校科技建设,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本书围绕“构
促进教育公平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共识。本书旨在探讨高等教育对于提高女性地位的作用,以及社会支持对于高校贫困女生的重要意义,追求教育公平;深入了解和理解中国高校贫困女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实际学习、生活和发展状况,了解其所处的弱势处境和发展需求,在学校社区环境内尝试建立高校贫困女生的支持系统,并通过社会工作干预提升这一群体的自我认
学科交叉融合契合21世纪知识大融通的趋势,且符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诉求。伴随“交叉学科”门类的正式设置以及“双一流”建设政策对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视,跨学科研究成为我国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然而跨学科研究受传统学科组织及其制度制约,国内外研究对大学如何创新跨学科研究组织缺少系统、针对性的研究,本
本书以南非为例,向读者讲述了黑人学者、尤其是黑人女性学者在学术道路上所经历的挫折、歧视与不公。那些在学术界被轻描淡写的歧视行为,常常根植于机构的力量,唯有通过改进和重构大学的身份和功能才能予以矫正。
1979年12月6日,几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大学领导人联名在《人民日报》发文呼吁“给高等学校一点自主权”,拉开了大学自主办学改革的历史帷幕。可以说,大学自主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与难题,“管办评分离”“放管服改革”“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以及“构建政府、大学、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等,都与此密切相关。回顾我国大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