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面向本科生的生态学入门级经典教材。第2版和第3版分别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按照生态学的层次和发展历程,依次分为有机体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和现代生态学几大部分。本教材秉承重基础、跟前沿、以实践能力和生态观念的培养为核心的理念,以每章开头的关键词构建核心知
在大众的印象中,生态学讲的不过是热带雨林、环境污染、再生纸、臭氧层以及环保人士热情拥抱树木丛林之类的话题。但是实际上,生态学既错综复杂,又生动有趣。生态学家调查的是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之间各种令人费解的相应关系,小到细微的物种的自然特征,大到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性环境恶化趋势,他们都会涉及。《大众生态学》就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生
本书是生态学家张新时院士的作品汇编集。张新时院士是国际著名生态学家,长期从事植被地理研究,完成了我国1:100万植被图和数字化1:100万植被图,创建了全球15条全球变化陆地样带中的两条中国东北样带和中国东部南北样带,实现了中国全球变化样带研究从无到有、由国内走向国际的重大跨越。张新时院士从事生态学研究60余年,这是唯
本书是文化人类学中“生态人类学派”范畴的基本内容。它将针砭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丛林法则”,基于生态共生理念探讨“协和社会”的内在逻辑及理论意涵,譬如了解并认知文化模式学派领袖露丝·本尼迪克特式的“协和社会”的意义及特征对社会生活的理论价值。本书将紧密结合我国现实,尤其是在的“多民族融合”及“融洽相处”的具体案例方面,进行
本书分为六个章节25篇文章:我们的地球、茫茫荒漠、蔚蓝海洋、生生不息、自然奇谈和生存法则。涉及到非常多的生态学科普知识,如:生物圈、能量传递、生态系统、捕猎、迁徙、寄生、共生、适应等。由浅入深的从不同角度对我们所生存的世界进行了深刻讲解,用问题的形式层层递进,让读者对生态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本书主要收集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各野外台站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中积累的科学数据,对我国农田、森林、草地与荒漠、湖泊湿地海湾等典型生态系统长期监测而获得了大量的生态系统水分、土壤、大气和生物监测信息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数据进行。本册为湖南会同站2009-2015年数据,对会同站的地理位置、学科定位、生态要素监测体系、主要研究内
本套丛书主要收集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各野外台站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中积累的科学数据,对我国农田、森林、草地与荒漠、湖泊湿地海湾等典型生态系统长期监测而获得了大量的生态系统水分、土壤、大气和生物监测信息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数据进行。本册为河南商丘站2008-2015年数据,对商丘站的地理位置、学科定位、生态要素监测体系、主要研
本书参考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逸周书●时训解》等古籍对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的记载,以5日为候,每候与一物候现象相应,表示一年中物候和气候的变化状况。本书围绕52项生物物候与20非生物物候,分别介绍了浮萍等野生植物8项、栽培植物5项、野生动物38项、饲养动物1项,以及东风解冻等自然现象7项、气象现象13项。本书以少年
本书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的生态价值观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第一,以绿色发展理念为视域,澄明其与生态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关系;第二,探析生态价值观的嬗变,厘清其内涵;第三,在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研究生态价值观的理论架构;第四,分析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生态价值观养成的社会实践路径;第五,探寻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生
本书探讨了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动态关系,重点介绍了限制或阻止两者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并对确保如何在规划中实施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以及如何将生态系统服务应用于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