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入侵生物学的学科构建、理论体系和发展趋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首先介绍入侵生物学的学科形成与发展,然后从个体角度论述入侵物种的入侵特性,从种群角度论述入侵物种的扩张与分布格局,从种间角度论述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的相互作用,从群落角度论述入侵植物的化感作用以及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从生态系统角度论述全球变化
外来物种入侵是目前全球生态系统面临的最严重生态和经济威胁之一,本书详细介绍了一些常见外来水生生物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外来水生植物及常见外来水生动物类群中的典型种类和具体物种的引种目的,以及危害特征;②典型外来养殖种类、观赏种类、生物防治种类的引种、扩散和入侵过程;③典型养殖种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利用途径与方式;④
宇宙即一切,它囊括星体、尘埃和所有生命,涵盖时间、空间及其全部内涵。生物多样性是需要我们深入探索的另一个宇宙,它同样浩繁、无垠、神秘。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探索,似乎与人类文明的演进并驾齐驱。几十万年来,我们的祖先尝遍了他们所遇到的大多数东西。他们发现有些植物的根部可以食用,而叶子会让他们生病;有些植物结出甜美多汁的果实,
这是一本能发现动物“超能力”、了解奇奇怪怪的自然知识的有趣小书:谁是动物界的“最强大脑”?熊猫有几根手指头?鸵鸟为什么不能飞?企鹅竟然是大长腿?…………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和书同步推出的《隋说奥秘》精品课共51节,每节课3-6分钟不等,由隋鸿锦教授带领读者实地游览博物馆,探查众多动物的奥秘。观看视频,可以更直观地
如何应对工业化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共同面临的挑战。建立科学的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生态健康评价方法体系,对保护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完整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没有监测,一切无从谈起。利用环境DNA(eDNA)监测生物多样性及其活动是21世纪生态环境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进步之一
联合国大会将2011~2020年确定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及焦点,这期间,生态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研究人员对生物多样性认知的逐渐深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及相互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环境DNA包含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大量信息,因此关于环境DNA的
本书收集了15科40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图片,并对其学名、别名、科属、形态特征、生境习性、分布危害和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籍此提高相关部门、研究人员和广大民众对外来入侵植物危害和防控的认知与重视,并为海南省外来入侵植物的识别与防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书收录了6大类21种外来入侵害虫的主要识别特征和防治方法,共分6章21节,第一章鞘翅目六节,第二章鳞翅目三节,第三章半翅目六节,第四章双翅目三节,第五章膜翅目一节,第六章软体动物二节,分别介绍了椰心叶甲等21种害虫的学名、分类地位、为害特征、形态特征和该害虫的防治方法。编者希望通过介绍主要外来入侵害虫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案例》案例作者都是长期从事外来入侵物种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具有丰富的防控与管理经验。该书收录38个案例,分为外来入侵物种预先防范技术、外来入侵物种物理防控技术、外来入侵物种化学防控技术、外来入侵物种生物防控技术、外来入侵物种综合防控技术和外来入侵物种可持续防控技术6章,目前成功也广泛使用的防控技术为
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处于仙霞岭山脉西南端,是仙霞岭山脉入浙的起点,是全国32个内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的武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南北连接之咽喉,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特点,该地区自然地理面貌、生物多样性特征、生态系统类型及演替规律、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本书